明代旅行家徐霞客

佛教圣地云南鸡足山

徐霞客曾两次畅游鸡足山,历时共计天。

明崇祯十一年(年)春节前夕,徐霞客于腊月廿二首次登上鸡足山。他此行耗时两年有余,辗转余里,终于来到了仰慕已久的灵山。

两年前,徐霞客从江阴出发,最初和他一起前往鸡足山的还有他的江阴同乡——迎福寺僧人静闻法师。静闻法师素来仰慕鸡足山,曾“禅诵垂二十年,刺血写成《法华经》,愿供之鸡足山”。他们二人刚到了湖南湘江,就遇上盗贼,徐霞客被倒翻入江中,静闻法师被盗贼砍伤,到达广西南宁时,伤势加重。在弥留之际,静闻法师对徐霞客说:我到鸡足山的愿望不能达成了,请你一定把我的骨灰埋到鸡足山吧。徐霞客历尽艰辛,终于在两年之后来到了鸡足山。

鸡足山虚云寺

徐霞客首次到达鸡足山,初住大觉寺(今虚云寺),次日移住悉檀寺。他供奉好静闻法师用血写的《法华经》后,又在悉檀寺僧众的帮助下,选址安葬了静闻法师的骨灰,建塔其上并请晋宁黄郊撰写铭文:“孰驱之来,迁此皮囊。孰负之去,历此大荒。志在名山,此骨不死。既葬既塔,乃终厥志。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霞客静闻,山水为馨。”至今,鸡足山留有静闻法师的一座塔、一块碑,还有徐霞客写下的《哭静闻禅侣》诗六首,其中一首写道:

晓共云关暮共龛,梵音灯影对偏安。禅销白骨空余梦,瘦比黄花不耐寒。西望有山生死共,东瞻无侣去来难。故乡只道登高少,

魂断天涯只独看。

安葬好故友,徐霞客方才可以放怀畅游,在鸡足山过了春节,留连一月之久。

到了正月廿二,受当时丽江木增土司之邀,徐霞客赶赴丽江游览考察。木增土司和鸡足山也是大有渊源的,作为当时云南才华卓著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笔下就曾有许多状写鸡足山的对联和文章,而且作为一个“醉心佛教”(赵藩语)的虔诚居士,他对鸡足山寺院的修建可谓耗资甚巨。《新纂云南通志》中说,鸡足山的寺院修建“功德以木增为最”。因仰慕于徐霞客的才华,木增土司便邀请他纂修《鸡足山志》。一向看重朋友之谊的徐霞客,当然是一诺千金。

徐霞客在丽江游历20余日,又途经鹤庆、剑川、洱源,结束大理之行后,又走访考察了保山、腾冲等地,于崇祯十二年(年)八月廿二,第二次来到鸡足山,仍住悉檀寺。徐霞客这一次到鸡足山,在山中逗留4月有余。

鸡足山华首门

徐霞客第二次到达鸡足山后,比第一次的游览更为细致认真,攀崖扪壑,搜奇吊古,与山中僧人过从甚密,亲临并记述过30寺、20庵、23静室、7阁、6楼、3亭、2堂、2轩、1庙、1台等,曾先后与数十名僧人同游,每到一处。或与僧人啜茶谈诗,或煨芋煮蔬,细致记录鸡足山高僧名师、法门之争、僧人生活、藏经分布等等,将鸡足山的地貌、山脉、水文、气候、物产、人物、寺院、静室等,都详细地记入他的《滇游日记》中,总计字数近2万字,占全书1/41。这样的篇幅,对于一贯惜墨如金的徐霞客,却把这么多的文字放在鸡足山,徐霞客确实是让大理实现了文化上的一种超越和逆袭。更重要的是,徐霞客文字优美,他对每一个地方的描述可谓妙绝至极,而他的游踪遍布全国,到了今天,他的每一篇章几乎都可成为我们编史修志的蓝本、旅游宣传的广告、文学创作的素材。由此我想,《徐霞客游记》可能是中华大地上被引用次数最多最广的古代文献之一。而他对整个大理的记述居然达6万字之多,成为让我们了解当年的文史财富。

鸡足山迦叶殿

特别还需要说明的是,鸡足山居然成了《徐霞客游记》的终笔之地。也就是大约从九月十四日起,徐霞客对游记的写作停笔未录,专注纂修《鸡足山志》,详尽记述了鸡足山的山名、山脉、山界及开拓历史,精确描述了鸡足山的峰、岩、洞、台、岭、梯、谷、峡、箐、坪、林、泉、瀑和温泉等地物地貌,同时对鸡足山的风景名胜、各类建筑、寺庙分布等,作了广泛收集和系统总结。《鸡足山志》体例新颖,文笔生动,是鸡足山的第一部志书,也是徐霞客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更是我国一部优秀的名山志。遗憾的是这本珍贵的史志现今已散佚,但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却有志目,大体可以看到他当时务实严谨的治学态度。

《徐霞客游记》同时收录了他歌咏鸡足山风景的优美诗歌17首,至今仍在大理广为传扬。

一诚老和尚(左)、佛源老和尚(中)、惟升和尚(右)在鸡足山主法佛像开光法会

就在徐霞客编写《鸡足山志》过程中,他突然病倒了,当然也可能是日久成疾而积累爆发,也可能与他先前走“夷方”有关,但这场病基本就是致命的,以致他一向忠诚无比的仆从顾行似乎看不到希望,居然弃主而去。最终,还是好友木增土司相助,派人用竹舆抬送徐霞客返回故乡。徐霞客此番带病返乡,行程天后到达湖北黄冈县,又经当地县令用船护送,沿江而下,终于回到了他的老家江阴县。此后一年,徐霞客便在家中与世长辞。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对于大理,徐霞客是不幸的:其一、与友朋同来,中途丧友,万里行程无人做伴;其二、抱病修志,志不能成,据高奣映《鸡足山志》载:“成稿四卷,因病中止”;其三、中途重病,仆人潜逃,几欲客死他乡;其四、为游染疾,最终抱憾返乡。有人说徐霞客如果不死,他的游记还可能一直写下去。所以在大理,他甚至还由此发出感慨:苍山洱海未了之兴!说到这里,似乎应了这句话:诗人之不幸,则成江山之万幸。是的,正是徐霞客暮年之不幸,成就了大理山河之万幸——数万言华章,至今让我们为之庆幸、自豪、炫耀和传诵。

文/北雁

禅林网

公众平台声明

以上内容并不反映或代表禅林之意见及观点,转发及引用请自行核实或抉择。本平台所有影音图文,都各自注明来源及作者,如有缺漏,敬请联系本平台及时增补。重编录用者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以尊重著作劳动,否则将被视作侵犯著作权及版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