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苍山洱海、崇圣寺三塔、鸡足山、石门关、沙溪古镇、喜洲……一次次出现在“风花雪月?乡愁大理”中国当代美术名家大理采风作品展中,突然好奇,此次展出的画作中,大理的哪个地方,出镜最高呢?
张路江作品《玉带云》
粗略统计,广义上的苍山洱海肯定是最多的,20多幅,说广义,是有苍山的,有洱海的,有苍山洱海同在的,有一小片洱海湿地的,有一个村庄带着一小片洱海的,全部加进去,计20余幅,但因为是广义上,所以暂不在统计之列。
买鸿钧作品《崇圣寺三塔》
随后,就会发现,出镜最高者,是鸡足山!国画9幅,油画2幅,计11幅。其次是崇圣寺三塔,国画6幅,油画4幅,计10幅。其余沙溪古镇9幅,石门关5幅。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为随手数出来的数字,并不想说明任何问题,只觉得有趣,以鸡足山为内容的,居然超过崇圣寺三塔1幅。
袁元作品《漾濞石门关》
11幅作品中,用色最为独特的是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梁明老师的《灵山佛都天下鸡足》。在梁老师的笔下,整座鸡足山高耸入云,薄雾轻拢,山巅楞严塔和庙宇均沐浴在雾气之中,隐约有石阶通往山下,山下林木郁郁葱葱,庙宇忽隐忽现。整座鸡足山遗世独立,隐逸空灵。
该画只有红、黑、白三色,红是霞光红,黑是层层深浅不一的墨色,白是雾白。
红、黑和白都相对薄和轻,三色融为一体,和谐自然。看上去黑色最多最重,红色包裹在黑白之中,白色最轻最少,其实细细观察,会发现就面积而言,实际上红色最多,这才是整画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亦在此色之中。原本深绿的山体,在梁老师笔下艺术成霞色,像一块红宝石,光彩夺目,通透且富于质感,让人想到“青青菩提树,宝相庄严处”这样的句子,如是霞光满天的宝石,仿若鸡足山的灵气,从内而外像月光缓缓盈溢,“灵山佛都”之“灵”,被山体虚构的明艳霞红演绎得入木三分。
梁明作品《灵山佛都天下鸡足》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霞红色山体的形状,象极了袈裟,所以,你若把画中的鸡足山想象成一位身着红色袈裟的高僧大德,比如,当年的虚云老和尚,于天地间修行,亦无不可。如是,采天地之灵气,纳日月之精华,集万千智慧于一身,灵光毕现,饮光俨然。
诚如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院长王辉老师《瑰丽洱海》中粉红色的洱海,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油画学会副会长张立平老师《洱海听风》中苹果绿的洱海不是现实洱海的颜色一样,《灵山佛都天下鸡足》中的鸡足山主体之红,也并非鸡足山现实的山色,作者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将鸡足山山体画成最亮丽的霞色,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深切感受到鸡足山之灵韵和神奇。
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艺术世界的真和假,与现实生活的真和假本不是一回事,艺术的魅力之一,在于创作者的思考,在于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梁明老师正是通过艺术的想象,把鸡足山画成他心中所见的颜色,将鸡足山的灵气,隐喻于通透的霞红之中,给人不一样的艺术感受。这苍翠山林之中藏着的红,被薄雾包裹着的红,薄雾丝丝缕缕浸透山林的雾湿感,以及红得像是发烫的灼烧感,都是那么真切,仿佛触摸得到。大赞!
梁明老师还有另外三幅鸡足山,《大理鸡足山写生》《鸡足山玉佛寺》和《云南鸡足山写生》。《大理鸡足山写生》用笔凝重,密林中庙宇重重叠迭,山极深,又是另外一种美;《鸡足山玉佛寺》是古树中掩映的一处寺庙,“玉佛寺”三字清晰可见;《大理鸡足山写生》是林寺间隙三位僧人正在交谈,小景,却窥一斑可见鸡足山全貌。
梁明作品《大理鸡足山写生》
梁明作品《鸡足山玉佛寺》
梁明作品《云南鸡足山写生》
其余涉及鸡足山的,还有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岳黔山老师的《鸡足雄姿》《鸡足山玉龙瀑布》《祝圣寺》《鸡足云开》,北京画院专职画家买鸿钧老师的《鸡足山》,以及王辉老师的《鸡足山》和《雾罩鸡足山》,均以各自的笔触,画出眼中、心中之鸡足山,与梁明老师的4幅鸡足山一起,让鸡足山成为此次画展中出镜最多的景点。
因缘殊胜,这样一一梳理,书写,亦觉欣喜,美不胜收。
祝福鸡足山!祝福不曾见过见面的梁明老师和诸位描画鸡足山的老师!
岳黔山作品《鸡足雄姿》
岳黔山作品《鸡足山玉龙瀑布》
岳黔山作品《祝圣寺》
岳黔山作品《鸡足云开》
买鸿钧作品《鸡足山》
王辉作品《雾罩鸡足山》
王辉作品《鸡足山》
文图:又凡
编辑:杨静垚
审稿:顾琨
点击下方标题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读画|又凡:从白晓刚老师笔下的五只小狗,看大理的幸福指数
读画|看看“风花雪月?乡愁大理”油画中,有多少你“眼熟”的风景!
读画|至少9种,“风花雪月?乡愁大理”油画中的大理色彩!
读画|元宵佳节,月圆花好,读杨东平老师《洱海龙骧》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