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供养功德
香供养:心神安宁,身体洁净;三业清净,多闻妙法。
花供养:处世如花,见者欢喜;身常香洁,欢喜真理。
灯供养:眼睛明亮,事业顺利;获正知见,智慧圆满。
涂供养:身心清净,相貌庄严;远离烦恼,人缘良好。
果供养:远离瘟疫,不受灾害;享受快乐,早证佛果。
茶供养:口齿芳香,永离渴爱;安乐少病,具大福报。
食供养:力大无穷,寿命绵长;众人爱乐,辩才无碍。
宝供养:相貌庄严,风度美好;破除悭贪,速证圣果。
珠供养:事业圆满、内心明亮、所有安全、不遭破坏。
衣供养:怀惭愧心、皮肤洁净、色泽柔美、活力俱佳。
香供养香能通气养神,传达意境。燃香时,香自灭而留香与人,这就是佛教中舍己为人的精神。所以燃香不是要烧香给佛陀,而是我们要懂得香的精神。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弟子虔诚,爇在金炉放,顷刻氤氲,即遍满十方,昔日耶输,免难消灾障,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又香即佛教中所说的五分香,五分香就是: (1)戒香:守戒者众人钦仰,美名遍处,人如守戒心自然有定力,故戒属香。 (2)定香:由戒行而生禅定,修禅定者,众人敬羡赞叹,故定亦属香。 (3)智慧香:慧由定发,儒家有句话说:「万物静观皆自得」用静的心地去用功,才能启发智慧,一个人做任何事,绝不可操之过急,得冷静去深思,用智慧去分析判断,凡事方能有所成就。 (4)解脱香:人若有解脱性,对任何事都能看得开放得下,无所执着,所以人能解脱也是一种香。 (5)知见香:有智慧的人必有先见之明,能行则行,可止则止,有思想见解,所做所为正确,就是知见,这也是一种香。 还有一种没物质没气味的香,便是声名,如要令名声香,则须依佛陀所指示的去走,去修持,将佛心当己心,以慈悲、喜舍、原谅的心去待人,这就是五行香的真义。供香功德
心神安宁
身体洁净
三业清净
多闻妙法
花供养花能清心养目。用花供佛,庄严佛堂,或每日在花瓶中插些鲜花,清香扑鼻,让人醒心悦目。庄严的佛堂衬上几朵淡雅芬芳的花,恭敬之心,油然而生。于十供养中,花代表物质供养。在佛教里,常可听到佛在灵山“拈花说法”这句话,可见花与佛教关系甚大。花代表四摄六度,在《华严经》里面花代表十波罗蜜,果代表菩提涅盘
《法华经》中说:“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云:“若有众生,奉施香华,得十种功德:一者、处世如花;二者、身无臭秽;三者、福香戒香;四者、随所生处,鼻根不坏;五者、超胜世间,为众归仰;六者、身常香洁;七者、爱乐正法,受持读诵;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香花得十种功德。”
在佛前以虔诚的心奉上新鲜花束,有许多功德:
1.能使人变得如花朵般美丽、令人欢喜,吸引众人目光,人缘极佳,对你过目不忘。
2.能使人嗅觉正常。不会有鼻腔的毛病而无法发挥正常嗅觉功能。
3.能使人身体不会有恶臭,闻起来气味香甜,令你全然的纯净。
4.能使人的道德声名远播,如花香气四溢,传遍各方。
5.能使人在世界、人群中成为领导者。
6.能使人成就至善至美的事物。
7.能使人获得很大的财富。
8.能使人出生在较好的来世。
9.能使人很快地完成忏罪的功课,并成就解脱,圆成证悟。
灯供养灯并不完全指电灯,比如蜡烛,油灯之类能照暗为明的东西,都属于灯供养的范围内。佛教传法亦名传灯。佛教传法,如父传财于子,但其意义不同。钱财传他人,己身积财必会减少。而佛陀传法,如一灯传一灯,灯灯皆明,灯灯无尽,所谓“一灯能续千灯明”。佛陀传法对己不减,对彼有利。灯又有去暗投明之义,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做一盏暗路中的明灯,照亮黑暗,照亮幸福,光亮宇宙大地。灯是智慧、光明的表征;燃灯供佛始以佛说,是佛门中重要的供养具之一。祈望透过燃灯的说明和意义,能点燃您心中的「自性灯」。在佛前燃灯,是用以标帜佛的智慧波罗蜜。《无量寿经》说:「为世之灯明,乃人间最胜之福田。」《菩萨藏经》中也说:「百千灯明,忏悔罪」,因此在佛前点灯,是借着佛的智能之灯所放出的光明,照破我们的无明,使我们心生慧解,成就我们的智能波罗蜜。《大集经》说:「因为有许多众生心行无明愚痴,佛见了,乃教他们同修智能,令人人点燃智能之灯。」《华严经》说:「慧灯可以破诸暗。」《菩萨藏经》说:「燃点十千灯明,以忏灭众罪」,十千即是万。《佛说施灯功德经》中说:「彼施灯者所得福聚无量无边,不可算数,唯有如来乃能了知」供灯的十种功德1)照世如灯。供灯者生生世世如同世间的明灯,转生为人也是人中之王,就像上师如意宝一样,慧灯照亮整个世界。2)肉眼不坏。供灯者肉眼非常明亮,不会变成盲人,也不会成近视眼。3)得于天眼。供灯者将来会获得五眼中的天眼。4)善恶智能。能辨别善法和恶法,懂得一切因果取舍。现在世间上许多人极为盲目,不知善恶取舍,而供灯者的智慧超越其他人。5)灭除大暗。具有超胜的智慧,能灭除自他相续中的一切愚痴黑暗。6)得智能明。自己的智慧超群众人,不受外界的各种诱惑,有辨别取舍的能力。7)不在暗处。生生世世不会转生在邪见或者黑暗的地方,住于光明的殊胜之地。8)具大福报。转生为具有大福报的众生。9)命终生天。命终后不会堕入恶趣,而会转生天界。而供灯的话,生生世世不会转生到这种家庭中。10)速证涅槃。很快的时间中能证得圣者的果位。经中记载,如果我们常在佛塔、寺庙中虔诚地燃灯供佛,会有下列的果报:1、双目、四肢永远完好不生缺陷。2、身无病痛,嗓门柔软声音妙好。3、心地清明聪慧,不为愚痴所转。4、视力良好如摩尼珠能照微细物。5、眼球、角膜、结膜,永好不坏。6、生活安稳衣食丰足,心无所惧。7、心身自在,善财善宝滚滚而来。8、可获美丽的璎珞及幽美的林园。9、身体健康强壮,充满生命活力。10、不会与他人发生口角,打斗事。1、出世间的利益可得真智能,远离修行上的障碍,去除五毒恶业的牵引,断除轮回。2、世间的福报,身体健康,相貌庄严,眼睛明亮,众人喜爱,不受人欺,心想如愿,财富具足。一灯能灭千年暗,积聚无量无尽殊胜功德。涂供养“涂”梵语,即水。经云:“水能离垢得清凉。”水不但能洗除众垢,令物清净,并且水还具有和合性,无论大江、小溪汇聚一方,皆成一体。就好比大众学佛,最后都能成佛。所以用水供佛,洗己心垢,三世罪障悉荡涤,心既清净,自性现前,又何叹成佛路远呢?学佛人都应该学水的和合,水的平等无差别。那么,待人处事上不愧天,下不愧人,更不愧己心,日子自然过得心安理得,轻松快乐。
供水,水在一切供养品里面,表法当中是最重要的,供一杯水。水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为什么?让我们能看得见,这最好,它表法!水代表什么?水代表我们的心,这杯水清净没有污染,表清净心。
供水八功德
清凉:表义戒德清净;
味甘:表义得享百味食;
性轻:表义身心壮健;
质软:表义意念柔顺;
清澈:表义意念清明;
无臭:表义障碍消除;
益喉:表义成就妙语;
养胃:表义健康无病。
《藏巴拉功德经》云:
一、水供一次相当于念诵阿弥陀佛心咒万遍,黄财神心咒万遍功德
二、水供一次所有饿鬼道众生可解除一年饥饿之苦
三、往昔所杀害水族众生罪业得以清静
四、水供一次能消除违缘,广结善缘,所作善业顺利,身心自在快乐,空行护法六时护佑,吉祥如意
果供养“果”指水果,大众用新鲜的水果供佛,功德无量。“果”又有结果的意思。象征我们每种下一个因,都会有其相应的果。
花代表四摄六度,在《华严经》里面花代表十波罗蜜,果代表菩提涅盘。在净土宗里面,果代表往生净土,往生净土就证果。
表因果。一切外在供养都是在表法,水果本为一般之物,但若供在佛前,人们往往赋予其更深的寓意。水果在这里指代的便是修行人最终要成就的果位。我国大乘佛教认为修行成就的最高果位是成佛,“福慧两足尊”,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其次是菩萨果位,即自觉、觉他。第三层便是阿罗汉果位,自己救度自己。以水果供佛,也是在警示大众,要勤精进修行,慎勿放逸,菩提心永不退转,成就无上佛果,脱离六道轮回,得真实究竟利益和解脱。
佛前供果也在提醒众生要敬畏因果,供花代表种好清净善因,供果代表结无上善果。意在告诉我们,人生的命运在自己手里,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因果相续,真实不虚。所以,要时时谨记,起心动念,纯善纯净,时时护好自己清净的善因。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须知“神通不敌业力”,自己的因果,唯有自己去承担。所谓的“灵验”,不过是自己福报的显现;所谓的“不灵”,也是自己的因缘不足,谁也无可奈何。自身的福乐从不是求来的,而是自身善念善行修来的。了知了因果,便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供果功德远离瘟疫不受灾害享受快乐早证佛果茶供养茶表清醒。启迪学佛者,起心动念常观察,如心有不善念生起,要及时警醒自己,该不善念能令自他造下不善行,敬请清醒面对,坚定移除。
中国的茶道也有与佛学理念相似之处,所谓“禅茶一味”。南怀瑾也曾说,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
诸此种种,表示佛法的博大精深,圆融无碍。佛法的根本理念,可渗透到其他理念的方方面面,我们生命中看到的,学到的,若你细心体会,无不是佛,无不是法。万物在说法,看你如何着眼。一切是考验,试你如何用心。
佛法有“苦集灭道”四圣谛;茶艺有“清敬怡真”四字说。
“清”:“清洁”、“清廉”、“清静”及“清寂”之清。不仅求事物外表之清洁,更须求心境之清寂、宁静。
“敬”:“能敬能和”之心境,不流凡俗,一切烦思杂虑,由之尽涤。
“怡”:调和之意味,使人我之间的纷争,消弭于形,怡悦的精神,在于不矫饰自负,处身于温和之中,养成谦恭之行为。
“真”:真理之真,真知之真,至善即是真理与真知结合的总体。至善的境界,是存天性,去物欲,不为利害所诱,格物致知,使人在日常生活中淡泊明志,俭德行事,臻于真、善、美的境界。
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陪伴佛法修持者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茶是禅者最好的“朋友”,能提神益思克服倦意。
供茶功德
口齿芳香
永离渴爱
人见皆喜
辩才无碍
得大智慧
食供养用饭菜供佛,表恭敬之心,且含义深广。佛子在供饭时,以七粒饭出食念曰:“法力不思议,慈悲无障碍,七粒遍十方,普施周沙界。”另加咒语三遍谓:“佛法之理深妙,不可以心思,佛法之事稀奇,不可以言议。”佛以大慈施一切众生乐,以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今因慈悲之力,则十方通达,了无障碍。以七粒之微,普遍十方,一寸之鲜,施周法界,可知法力难思。
食供养:食物为养命之源,代表“布施”,乃提醒世人要常行布施,心怀天下如母众生。
供食功德
身心轻安
常有活力
寿命绵长
众人爱乐
谈吐超凡
宝供养供宝,象征意义:法宝。启迪人们心中要有法度。
法,法则,规律。一个人的心中若有了“法”,待人接物有尺度,有规矩,讲礼貌,有诚信。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敬老怀幼。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则人皆敬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
供宝功德
相貌庄严
风度美好
破除悭贪
速证圣果
珠供养珠者表圆,学佛的人做事要圆满,待人要圆融,不可有所偏差,有所不圆。
因为一切众生都值得被珍爱,我们的今天都是众生的恩德所给予。我们的生命,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所学的技能,甚至我们的所看到,所应用的,无不是来自于如母众生的辛勤付出。所以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感激与尊敬。如果我们能够敞开心扉真心关爱我们所遇见的每一个人,那么我们也不会有生起任何不善念的基础,如此一来我们的心将永保安详喜悦。
珠代表摩尼宝珠,据说可为众生消灾免难,护佑苍生吉祥如意。
如果世界上真实存在这样的摩尼宝珠,那么定存在那些珍爱天下苍生的人们的心中。如果我们珍爱一切众生,自然会从事许多助益他人的善行,身语意的一切行为都会变得清净有益。无论遇见谁,我们都将成为他们幸福与安乐的泉源。从自己的经验中我们会发现,这颗珍爱众生的心才是真实的摩尼宝珠,满愿之宝。仅凭这颗珍爱之心,我们便可以散播爱与慈悲,把每一段缘分都化为善缘,把每一次相遇都化为慈悲的源泉。
供珠功德
事业圆满
内心明亮
所有安全
不遭破坏
衣供养即用衣服供养三宝。“衣”在此引申著“依靠”之意。
象征意义:柔和忍辱,出离生死。
从事上说,衣服须穿著在身上,才能显出衣体的好坏。
从理上说,学佛的人,须依佛、依佛经、依靠出家人,按照佛指示的路径去实行,才能得到究竟解脱。
供衣功德:僧伽上服,迦叶亲持,鸡足山中少人知,定力不思议,法会重持,奉献福田衣。怀惭愧心皮肤洁净色泽柔美活力俱佳得欢喜,觅安宁
知因果,了菩提
愿吉祥
感恩点赞分享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