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善知识,大家好!我是神话居士,我们继续介绍《虚云老和尚自述年谱》中的故事,上集讲到虚云师父解救了宾川张知县,又劝说东保喇嘛去了拉萨,使滇藏百姓避免了一场战火。还有一件事情就是,虚云老和尚度化李根源将军的故事。
民国元年,社会动荡不安,地方军阀各自为政。当时中国的青年一代打倒腐朽的满清政府后,受到西洋学说影响,他们认为我国的固有文化儒释道,都是落伍和不实用的,所以必须改造铲除。于是各省纷纷发生了军人与学生摧毁佛寺、道观和孔庙的浪潮。
当时,云南新军的统领是李根源将军,他曾经在日本士官学校留学过,思想新潮。对于少数不法僧徒的劣行败迹深恶痛绝。就以“清肃社会”为名,亲自率领部队,前往全省各地没收寺产,驱逐僧人,捣毁寺庙。
当时李根源对虚云老和尚,也是久闻其名未见其人,心想一个穷和尚何以能有如此大名?又深得民心呢?再加上光绪皇帝曾经敕封过虚云为大法师的称号,李根源就认为虚云应该是清朝遗党,所以指名要拘捕他。
年谱附记写道:“公迎藏经回滇,恭敬布化,地方官吏士民,日益钦仰,贩夫妇孺莫不知有虚云老和尚者。辛亥革命,清帝逊位,各省逐僧毁寺,风动一时,时滇省掌新军兵柄者为协统李根源,恶诸方僧徒不守戒律,将亲督队伍赴诸山逐僧拆寺。又忖公以一穷和尚,何以得民心如此其盛,必有怪事,指名捕之。祸将不测,诸寺僧皆逃窜,即公寺内僧百余人,亦皆惶惧,有劝公避者。公曰:诸君欲去则去耳,如属业报,避何益,以身殉佛耳!众遂不去。”
鸡足山的僧尼有七八百人,大家都人心惶惶,众人都劝虚云师父赶快逃离。虚云却对众人说道:“诸君欲去则去耳,如属业报,避何益?以身殉佛耳!”意思是:你们要跑就跑吧,如果这件事情是属于我的业报,就算躲避又有何用?我愿以身殉佛!大家听后,情绪也都稳定下来,留在寺中不跑了。
过了几天后,李根源果然率领部队来到鸡足山,先驻军在悉檀寺,开始拆寺毁佛。金顶的大殿和天王殿全被拆毁,四大天王、大铜佛也被士兵砸毁,情况十分危急。
虚云老和尚听到消息后,赶忙加快脚步,一个人独自来到悉檀寺。他请守门卫兵进去通报,说要见李根源将军。这名卫兵是本地人,他不但认识虚云而且很钦佩他,说道:“老法师,您千万不要去见李将军,他正要抓您去枪毙呢!我看您还是赶快逃走吧,再晚就来不及了!”虚云说道:“不妨事,我就是专门来见他的。”说完就径直走进了殿内。
只见大殿上摆着太师椅,坐着两个人,一位是身穿戎装的军人,另一位是四川按察使赵藩。赵藩认识虚云师父,就站起身施礼问道:“虚老,您怎么来了?”虚云谦礼回答:“原来是赵大人,我今天是专门来拜会李将军的。”此时的李根源正目不转睛看着眼前这位白发飘飘,清瘦矍铄的老和尚,说话是那么安详镇定。李根源心中不由一惊,暗道:“原来此人就是虚云!果然气度不凡。”
但他表面上仍然不动声色,坐在那里没有起身,反而一拍桌子,大声问道:“你就是那个老和尚虚云么?竟敢自己送上门来了,我且问你,你有几条命?来见本官想干什么?”虚云面色泰然答道:“李将军!贫僧只有一条命!就是一个普通出家人,之所以今天冒死来见将军,目的只为保存寺庙,请您立刻停止拆寺毁佛!”
李根源突然拔出手枪,冷笑道:“你真不怕死吗?”虚云面无惧色,笑道:“老衲已有殉佛之念,生死不过一场梦幻而已。但将军毁灭佛教之因果则大矣!”李根源听到这里,忽然把枪收了回去,说道:“我来问你,你口口声声说要殉佛,又不让我毁寺庙,那么佛教究竟有何用?对世人又有何益?”
虚云师父答道:“圣人设教,总以济世利民为其根本,劝化世人行善去恶。从古政教并行,政以齐民,教以化民。佛教首先教人以治心,因为心为万物之本,本得其正,万物方得以宁,而后天下则太平!”等等。
李根源一边听着,一边观察老和尚,他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说道:“算你能言善辩,但是,要这些泥塑木雕的偶像有何用处?不过空费钱财而已。”虚云回答:“佛言法相,相以表法,不以相表,于法不张。塑像之作用乃令人生敬畏心耳,人心如果没有敬畏,就会无恶不作,祸乱生成。”
“就拿世俗来说,孔子塑像,宗族祠堂塑像,以及西洋各国塑像,都不过是令人产生敬信,心有所归而已,功效不可思议。佛像虽然是泥塑木雕,但我们要敬拜的是其大慈大悲的精神,按究竟法来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李根源听到这里,不由得点点头,面色微笑说道:“听您如此讲来,似乎也不无道理,好吧!您请坐下。”随后,李根源命令副官端上来茶水和点心,又问道:老和尚,您果然修持不同!不过,我看其他和尚,很多人都不做好事,反而做出许多怪事。比如他们不从事生产劳动,成为社会的寄生虫!还有一些和尚饮酒吃肉,娶妻生子,成为国家的废物,这又该如何解释?”
虚云微笑道:“和尚是个通称,有凡愚和圣贤的差别,不能因为少数不好的劣僧,就否定全部的僧人!就好像不能因为少数秀才坏就骂孔夫子吧!再比如将军您,虽然统领兵卒,军纪严明,却未必人人都和您一样品行正直。大海因为可以容纳各种鱼虾,所以才称之为大海,佛法以本性为海,无所不容。而僧人们秉持佛化,护持三宝,都依自性而修持,难免有人悟,有人迷。但就一般而言,绝大多数出家人,都是虔敬佛法,恪守清规的。说到不从事生产劳动,其实出家人大多自耕自足,并非一概依赖社会。再说出家人教化世人为善,潜移默化,其用弥彰,并非全是废物啊!”
李根源将军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他的脸色也越来越高兴。年谱附记写道:“李色喜,与公再谈,俄而笑逐频开,俄而俯首致敬,于是留公晚斋,秉烛深谈。”于是李根源将军留下虚云师父吃晚斋,继续秉烛深谈,由因果分明说到业网交织,由业果轮回说到众生相续。二个人越谈越畅快,随着佛理的深入,李将军时而温语接答,时而容貌端庄。最后喟然长叹一声道:“哎!想不到佛法如此广大,如此微妙精深!可惜我已经杀僧毁寺,造下了深重恶业,下一步该怎么办呢?请师父指点迷津!”
虚云师父说道:“此乃当今社会一时之风气,也是李将军的习气使然,虽有过错,也可弥补。只要将军发愿从今以后要极力保护佛教,就会功德无量!”李根源一听心中大悦。第二天,他就从悉檀寺搬到祝圣寺来居住,与寺里的僧人一起诵经,吃素参禅。并且请虚云师父为他证授了三皈依,成为在家学佛的俗家弟子。
随后李根源将军又和四川按察使赵藩,去朝礼了鸡足山上的各个寺庙。在山上畅游了十几天,聆听了虚云老和尚多日开示,切身感受到鸡足山悠久的佛教文化。李根源后来在他的《曲石诗录》中有诗追忆道:“曾侍樾师鸡足游,担当大错杳难求。老僧导我登金顶,竟做山中十日游”。诗中的“樾”字指的是赵藩,赵藩字樾村。“师”字指的是虚云师父。
从此之后,李根源将军不但开始虔诚学佛,而且鼎力护持佛教,几十年如一日,忠心耿耿。最后成为佛门的一位大护法,在佛教事业的很多方面,出力甚多。他本人也慢慢学会了谈禅论道,时有妙语,俨然已经是一位老居士了。告别下山前,李根源还为悉檀寺题写了“自度度人”牌匾。虚云老和尚也有一首诗送给李根源,是这样写的:“三界无安是火宅,更於何处可安居,如来示我真实义,魔也如如佛也如!”
李根源将军的故居,现在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部,大盈江畔叠水河村中,他是字雪生,云南腾冲人。国民党辛亥元老上将,爱国人士。年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
从以上记载来看,虚云老和尚可谓佛法高深,竟然把一位逐僧毁寺的李将军,度化成一名佛教大护法,其感召力非同一般,令人赞叹。正所谓:彼岸两生花,佛魔一念间,三界唯一心,万法此心造。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