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有着很多美女佳人的词句,都代表着大家对美丽爱情的向往,在美丽的春城,也有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诗人吴伟业写到“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就是我们的主人公。韶华易逝,红颜易老,现如今美女佳人均已远去,只留金殿独叹息。

金殿全称太和宫金殿,坐落在昆明城东北郊鸣凤山上,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年),由云南巡抚陈用宾仿照湖北武当山天柱峰的太和宫及金殿样式建造,供奉北极真武大帝,周围建砖墙保护,有城楼、宫门等建筑,称太和宫。崇祯十年(年),由巡抚张凤山将铜殿拆运至宾川鸡足山。现存金殿为清康熙十年(年)平西王吴三桂重建。吴三桂重建真武铜殿后,铸了一口七星宝剑悬挂在铜殿内,这就是碑记中所载真武慧剑高悬,常伏魔而制怪。吴三桂又将其使用过的一把木柄大刀,重12斤(6公斤)留在太和宫,以炫耀其武威。

全殿用黄铜铸成,总重量达吨,为重檐飞阁仿木结构方形建筑,殿高6.7米,宽、深各6.2米,包括梁柱斗拱、瓦楞顶檐、神像罗幔、桌案瓶器、匾楹旌旗等都是用铜铸成。在阳光照耀下,光芒四射,映照得翠谷幽林金光灿烂,因此得名金殿。金殿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已存斑驳古朴之态,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纯铜铸殿。

玩:游人登山,从山脚舍车步行,过迎仙桥,进鸣凤胜景坊,途径第一天门、二天门和三天门。攀上天门,即可见古朴庄重的太和宫大门。入寺门,再过棂星门,可见巍然屹立的砖城,其长约数十丈,略似皇家紫禁城。沿阶进城,迎面高高的台阶上,便是太和宫的中心建筑,殿基边沿环绕大理石雕凭栏,台阶、御路、地坪皆大理石砌成;殿前还有明代所植紫薇二株、茶花一树,现今均超年。

传说:民间传说陈用宾曾在鸣凤山三遇吕洞宾,是吕仙引示他鸣凤山是洞天福地,所以他抚滇之三年即命官于鸣凤山建环翠宫,其中为阁祀吕师。环翠宫建成后,陈用宾曾撰楹联:春梦惯迷人,一品朝衣,误了九寰仙骨,鸡鸣紫陌,马踏红尘,军门向那头跳出,空山曾约伴,七闽片语,相邀六诏杯茶,剑影横天,笛声吹海,先生从何处飞来。

典故:金殿正面,清康熙三十三年甲戌(年)云贵总督王继文书悬南无无量寿佛铜匾。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不少人感到疑惑,一代名儒的云贵总督,为什么在真武道宫挂佛教匾,武当山记载,永乐十四(年)武当天柱峰顶建真武铜殿时,峰巅咫尺地盘上已有佛教无量寿佛殿,佛道互不相让。得知建铜殿是圣上旨意,佛家折中,让地不让佛,真武殿上挂无量寿佛匾,朝拜真武同时,也颂南无无量寿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