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s://m.39.net/pf/a_7277980.html

本文转自:楚雄日报

忠诚立德清白自身

——姚安高氏家族家风代代相传

徐燕梅 张朝琼

“家风,是一个家族给后人种下的一颗种子,影响着世世代代。高氏家族能延绵千年,受人敬仰,离不开世代相传的良好家风。”近日,在姚安县光禄镇姚安路军民总管府举办的“姚安廉政家风道德讲堂”上,高氏家族嫡系传人高学文在授课,让人们再次感受高氏家族良好的家风。

高学文是姚安县的一名退休老教师,其一生从不争名夺利,认真教书育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于奉献、廉洁从教,受到学生和邻里的敬重,这些都离不开其高氏家族“忠诚立德,清白自身”家风的影响。

云南高氏家族,在南诏国期间崛起至清朝末期结束,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内,无论朝代如何更替,都能保持长盛不衰,是云南历史上一个德高望重的家族。

高氏家族中最有成就的一位属第52世世袭土司高奣映。

高奣映(公元-年),字雪君,号结璘山叟,云南姚安人,自幼聪慧,12岁至37岁为世袭土司。37岁后弃官归隐,开办结璘山馆,开始教授学生,著书立说。他的弟子中有22位进士,47位举人,诸生数以百计。高氏族谱称赞他“性警悟,好读书,过目成诵高才卓识”,凡所学者,他都能融会贯通。一生著书达80余部,其中涉及文学、哲学、佛学等。代表作《鸡足山志》《太极明辨》《滇鉴》均是研究云南历史的重要佐证。

高奣映13岁就承袭世职土司,但因年少,一直是其母木氏主事,一直到26岁才真正履职。因官场混乱,履职11年后,以不争清白自身,以让位退隐的姿态,换来世袭土司职位的顺利传承。

为了远大的志向,他托疾转位,中年就将土司职位交与儿子高映厚,归隐结璘山开馆授徒,“裁成后学”。结璘山,远离尘嚣,他在此修建藏书楼,潜心做学问。

高奣映是一个勤奋、博学、多著作的学者。从明朝开始,高氏家族的文化危机感增强,越来越重视文化教育。家学渊源,加上丰富的藏书,高奣映从小养成爱读书、爱思考的良好习惯。他总是能够凭借广博而又深厚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以一般学者少有的理论勇气挑战宋明理学,又在强烈的思辨精神指引下,作出自己独到的判断和思考。

高奣映是一个言行一致的人,他虽不当官,却心系姚安百姓。他的《教民树艺议》《维风权宜》等著述都体现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让他们得以安居乐业的主张。对地方事业、地方人民,他不仅有拳拳之心,还有实实在在的义行和善举,赢得地方百姓的敬仰和崇敬。

高奣映除教书育人、潜心修学、心系百姓外,还注重子孙后代的教育,他的《迪孙》是专门写给高氏子孙的家训集。他说:“圣人以治世法脉全在世,全不在己,而公怀端品”。

为官、做学问之余,高奣映也非常注重子女教育,并写有心得《训子语》。

高奣映教育方法为:“严以教敬,家教贵于严也;亲以教爱,家教贵于近情也。”

高奣映的思想,贯穿古今,融入后代,是云南历史文化中的瑰宝。

高家历代秉承“忠诚立德,清白自身”的宗旨,造就了今天社风正、民风纯、作风实的姚安,也将代代相承,在姚安延续下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