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jichuzhishi/jiankangbaiwen/43162.html
年出版的芮增瑞校注高奣映著《鸡足山志》封面作者:张旗宾川县第三中学高奣映(-),字雪君,号问米居士,云南姚安人,既是姚安拥有世袭领地的一方望族,也是清初一代著名学者。清康熙四十一年(年),高奣映应云南督学王之枢特聘,编撰完成卷帙浩繁的《鸡足山志》(以下简称高《志》)。该书广收博采,资料丰富,体例完备,其规模和成就远超以前诸种《鸡足山志》。在修高《志》之前,高奣映已完成了他一生中的大部分著述。他家和他外祖丽江木氏几代土司,都是鸡足山的大施主,与鸡足山渊源甚深,关系密切。他12岁时,父亲在鸡足山大觉寺出家,因此自小就有机会登临鸡足山游览,对鸡足山的人文历史、山水名胜、寺庙庵院、物产种种,博览旁搜,成竹在胸。接受编撰《鸡足山志》任务后,他在鸡足山仅花了七八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书稿。高《志》卷六、卷七《人物》篇是该书的重头戏,是研究云南佛教史和鸡足山人文历史最为宝贵的史料。20世纪40年代,史学大师陈垣的《明季滇黔佛教考》,是中国宗教史开创性著作之一,书中许多高僧的资料,就来自高《志》的《人物》篇。高《志》的《人物》篇,立传人物多达余人,涉及帝王、名贤、禅师(禅僧)、律师(律僧)、净土、苦行,以及道教的神仙、黄冠和流寓的佛教信徒等,此外还有92位游山名流记载其中。不少享誉西南的高僧,高奣映都为他们写下了详细的“行实”。高《志》卷三、卷四《名胜》篇,囊括了鸡足山所有的奇观异景,是该书另一重点篇章。无论是介绍景点的人文历史、地理概况,还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都形象生动,充满诗情画意,有的章节段落,简直就是一篇篇精美的山水散文和叙事小品。高奣映在前人著述的基础上,独具慧眼,为鸡足山景点进行了一次全覆盖的诗意化命名,文思妙曼,用词传神,其味隽永,诸如“胜概八景”“幽胜八景”“灵异八景”“异迹二十则”“古迹二十六则”,以及“四友”“四观”“四林”“四宜”等,淋漓尽致,异彩纷呈,再现了鸡足山山水名胜的面貌和神韵,对鸡足山旅游资源的开发,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高《志》卷八《风俗》之《檀施赋税》篇、卷十《艺文》之《宸翰》篇,对寺院经济、税收状况的记载,此前几部志书均无,是研究鸡足山寺院经济的珍贵资料。高《志》卷十、卷十一《艺文》篇,将此前鸡足山文献几乎悉数收录其中,也是该书重点篇章之一。卷十主要收录宸翰、奏疏、序引、募疏、说论传、游记等散文体文章49篇,有云南名宦、地方名流的许多重要作品。其中,尤以冯时可、周复俊、王士性、大错和尚、李元阳、顾养谦、谢东山、范承勋的游记最有价值,这些文章记录了鸡足山的秀丽山水和极盛时期的盛况,最具文学价值。卷十一包括碑记、杂文、赋书、颂偈赞、额联,共篇。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碑记,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杂文中收录了明万历六年(年)、万历八年(年),著名思想家李贽先后两次旅居鸡足山,诵读佛经,与法师讲经谈禅,时间长达约半年,写下的《念佛答问》《二十分识》和《六度解》,难能可贵。高《志》不失为一部具有很高文史价值的名山志,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然而,一切事物,都无法回避科学的追问。高奣映生活在封建王朝时代,受历史的局限,记载历史文化有思想认识的谬误,出现地理知识的混乱,在所难免,这是今天的读者不能苛求前人的地方。责任编辑:耿嘉郭笑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