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法师信任我,我就真诚相对,提出我的疑问。我问:佛祖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为何说“莫学他”呢?法师回答:“哈哈!这就是禅宗见解。心法已传,何必多事徒露马脚?鸡足山在云南,是迦叶尊者入定处,故用此典。上联用文殊持慧剑欲斩佛的典故也是此理。我意不必舞刀弄剑,吃茶即罢。”经法师解释,我基本上认可了。但我总是揣测,改“学”为“管”,是不是差胜些。

  意义上弄明白了,就得按教条(联律)衡量了。首先,我提出下联中的“出”字轧眼。按古韵论,“出”为仄声,与上联节奏点处的“下”字犯了。法师回道:“也曾犹豫,起也不妥。出,起码算亲朋韵吧。兄可为我再推敲。”其次,我提出上下联的前分句落脚字的平仄未与句末字的平仄错开,并问两个分句可否上下调动。法师说:“那把上下联颠倒一下就是。来去可作虚指。哈哈!”于是,我错误地理解了,把联弄成了这样-----

  拈来迦叶花,聊共我吃碗茶去;

  撤去文殊剑,莫学他露双脚来。

  我将来和去二字作了有规则的重复,还以为解决了上述两个联律问题。法师回信说:“但这样格律是合了,意思就不妥当了。没有承接,成了凑到一起。文殊句合两人典故,文殊赵州;迦叶句也是两个人,不能拆开。拈花是佛与迦叶,伸脚也是。”

  我还提议,为解决上下联分句间的平仄问题,能否在两句之间再加个短语。但总找不到合适的,且觉累赘。法师回信:“似累赘。五七言念着上口。不以词害意吧。你把出字推敲一下,文殊剑、迦叶花都是宗门常言,不能随便改。”法师还说:“我其实最怕这样的命题作文。写文殊菩萨的对联太多,不蹈陈言又要贴切,还要有点禅曲,实在没法弄。”

  至此,我才知道,法师的东西是不好动改的。我对法师说,很多名联也有不完全依律的,此联紧扣鸡足山佛教历史典故,妙哉!法师说:“有兄慧证,我便放心。”我告诉法师,待明日将此联挂向中国楹联论坛。法师言:“善哉!”。

中国佛学院宗舜法师撰、云门佛学院明国禅师书写的鸡足山虚云寺文殊殿楹联

  文殊菩萨,是大智大慧,具有七佛之师的德尊,菩萨加持善信崇尚学习且有所成。远近信众朝鸡足山,多喜欢到虚云寺文殊殿礼拜文殊菩萨,以求学业精进,智慧增长。

阅后转发功德无量

鸡足山虚云寺

为成就大众亲近祖师道场修行,鸡足山虚云寺及虚云寺尼众院千佛阁,常年接受僧俗四众佛弟子(比丘、沙弥;比丘尼、沙弥尼;以及来寺发心出家、做义工的善男子善女人)申请来寺共修。

要求:45岁以下,无犯罪记录,身体健康;守规矩,听招呼,不懒散。

出家众日常以禅诵修行为主。

来寺发心出家、发心做义工的善男子善女人,则须厨房习劳培福与禅诵礼佛考察相结合。

详请先与客堂联系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