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中最为隆重的春节,有些人选择了和家人呆在一起,享受亲情的温暖。也有人选择了外出旅游,想趁着来之不易的假期,去放松一把。
而三宝弟子更多的则是选择了寺院,挑一个良辰吉日,虔诚地在佛祖面前跪拜上香,以祈福新年平安顺利。很多人知道今年是鸡年,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佛教和“鸡”的因缘。
鸡鸣寺
鸡鸣寺,又称古鸡鸣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是南朝时期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誉。
西晋,鸡鸣寺始建。南朝梁,梁武帝经常到寺里讲经说法,听众逾万,并曾先后四次到同泰寺舍身为僧,脱下皇帝龙冠蟒袍,穿上僧衣,在寺中过起僧人生活,人称为“皇帝菩萨”。
东晋以后,此处被辟为廷尉署,至南朝梁普通八年(年)梁武帝在鸡鸣埭兴建同泰寺,使这里从此真正成为佛教胜地。年起,在原住持宗诚法师的带领下,依明清时规模形制,鸡鸣寺逐步恢复并对外开放,成为南京一重要寺院。
同泰寺与台城(宫城)隔路相对,整个寺院依皇家规制而建,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盛极一时,无愧于“南朝四百八十寺”首刹之誉。由于皇帝的尊祟,同泰寺俨然如当时南方之佛教中心,天竺高僧菩提达摩从印度来建康时,就居于此。
鸡足山
鸡足山,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鸡足山因山峰形似鸡爪而得名。佛教在鸡足山的发展,其一可能与南方的开发有关。南宋政治中心南移,鸡足山渐为更多的人所知,至明代这里就更加著名了。
其二,许多僧人奔迦叶道场而来。其三,这里的自然环境幽偏僻而美,适宜静修。其四,这里是汉地佛教、藏传佛教和云南上座部佛教荟萃之所。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这里佛教文化的兴盛。历代在此活动的高僧很多,惜无详细的记载。
知名者有唐代的明智、护日,宋代的慈济,元代的源空、普通、本源,明代的法天、大错,清以后的虚云、自性等。许多僧人远道而来在此结茅修行,于是在这些高僧大德修行处,一座座寺庙建立起来。鸡足山是僧人向往的一块净地,明代僧人静闻的事迹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据冯志《仙释传》,静闻原为江苏迎福寺莲舟法师的法嗣,他禅诵达二十年,剌血写成《法华经》,发愿将此经供于鸡足山。
崇祯九年(),他同徐霞客结伴西游至湘江,不幸遇盗堕水,但将写经举在头顶,独不遗失。后创病死于途中。临终前嘱徐霞客将其骨灰带至鸡足山埋葬,以了其生前未了之愿。徐霞客带着静闻的骨灰和血写的经书,展转数千里来到鸡足山,将其经供之于悉檀寺,并在山上为之建塔埋骨。徐霞客吟诗《哭静闻禅侣》六首以悼念。
泰国公鸡寺庙
在曼谷郊外,一座泰国当地人香火很好的寺庙,寺院只有泰文名字,没有中文翻译音译。
而这个寺庙不同于我们熟悉的泰国寺庙,这里供奉的神,有点像英雄类似的神话故事。
当地人来这里许愿,还愿的方式却很特别,是供奉公鸡。所以这里处处是公鸡,大的、小的、金色的、黑色的……据说很灵验,香火也很盛。
也因为这里只有当地人来,几乎没有游客。很多也不知道曼谷附近有这样的寺院,一心也是第一次知道。那么,你知道泰国还有这样的寺院吗?
金鸡山地藏寺
地藏寺位于福州市东门外金鸡山下。据传,寺始建于梁武帝大通元年(公元年)。原名“法林尼寺”,是福建最早的尼庵,后来尼散寺废。唐昭宗乾宁元年(公元年)重修。
五代闽王时(公元-年)改建为报恩寺。现在的地藏寺只是报恩寺的一个殿宇。后经宋、元、明、清历代修葺和扩建,规模宏伟。楞惜再度遭受大火,殿毁寺废。清同治三年(公元年),信徒鹤山樵者等集资将报恩寺的地藏殿重修,并定名为“古迹地藏寺”。
虽然在清朝时曾勒石布告:“大清同治甲子年绅耆募捐重建地藏寺大土殿、文昌祠、斋堂、拜台,重修前殿、两庑山门,公禁不许租停棺柩,寺僧如有不遵,立即斥逐不袋,勒石永记。”清末,和尚信坚、自通、秀岩等法师主持管理该寺。当时戊戌维新变法的六君子之一——林旭,在变法失败之后被清廷杀害,其棺运回福州,就曾停枢于此寺中。
年间,尼姑德钦法师为“振兴地藏”,率双溪庵尼众出资接管该寺,并移棺96具葬于陈家山。在德饮法师住持下,寺庙整修一新,尼众也达数十人,成为福建省著名的女众丛林。年后,地藏寺逐渐恢复旧观,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寺庙。如今地藏寺经过十年的翻修,面貌焕然一新。现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楼、客堂、五观堂、念佛堂等殿宇。整西,金碧辉煌,雄伟壮观。
阳江金鸡寺金鸡寺,原名金鸡古阁,又名金鸡宫阁,在城区北面,离北门巩桥半里,前临小河,后枕方池,东接金鸡大道,西为漠阳江畔的田园。庄严古阁,兀立于碧波之滨,隐蔽于浓阴之间。
阁中有一大石块,刻有“金鸡古迹”4个大字,相传宋太祖开宝年间(~年),有金鸡飞集此石上,三异人丛之,坠水不见。
州人因其遗迹立祠(初为三圣祠,后为金鸡阁)。后于阁西建金鸡寺。阁与寺建筑模式一样,两者位置对称,皆为古刹一般模型。
各有前殿,中为天井、中堂、两廊,后为正殿。是一座三进院落,单檐平房砖木结构的殿宇,并列联成整体。古阁四周大树参天,临水处巨石遍布,其中石刻题咏,惜年代久远、漫漶莫辨,惟有《重建金鸡庙并改建石桥碑记》尚存。
金鸡巢窝天下名山僧占多,华岩寺也不例外。华岩寺位于大老山,又称待漏山,其山状如金鸡。大雄宝殿就座落在金鸡的背上。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巴县跳蹬乡石林寺后的金鸡洞中,住着一对神鸡,金光灿烂,硕大如鹏。
一日,情空万里,天降祥云,它们双双飞出洞中,欲觅佳所,筑巢生蛋,繁衍生息。金鸡先降落在巴县鱼洞溪后的云篆山上张望,感觉不理想,便展翅飞到巴县跳蹬乡的金鳌寺,仍未看中。
继而再飞到华岩洞斜对面的山坡上,但见烟霞氛氢,幽逸清静,老树嫩重,翠岩鸣泉,确为一处筑巢生息的好地方,于是在此巢窝安息。
怎么样?这些佛教中关于“鸡”的渊源如此之深,预示着三宝弟子和天下众生在鸡年里,吉祥如意、一帆风顺、家庭幸福。
中国佛教网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