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叶殿,位于大理鸡足山天柱峰半山腰的东面,也叫迦裟殿。
传说鸡足山的开山祖师饮光佛迦叶尊者在殿内的大盘石上守衣入定年而得名。
也就是这样的原因,迦叶殿在鸡足山众多的庙宇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称为“山中第一寺”和“山中诸寺之祖庭”。
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年由宏道法师重建。现有天王殿、观音殿、迦叶殿、方丈楼、藏经楼等建筑。
最独特的建筑是迦叶殿,殿内供奉檀香木雕刻的迦叶尊者像。
据史料记载,迦叶殿所在位置于明朝永乐年间(~)或成化年间(~),时为道人修建茅庵。
嘉靖年间庵废后僧人圆庆募化建寺,然后又重修和增修多次.
到万历壬子()时,迦叶殿已有相当的规模,到清朝顺治年间时,有了山中第一寺的气势。
殿内的藏经楼收藏有丰富的经书,殿前有高达8.6米的外饰金泊铜质万佛塔。康熙30年()时,一场大火灾,塔与楼全部被烧毁,第二年僧人慧文重建,可规模大不如前。
在、年迦叶殿整修,到“文革”时又被人为毁坏。
现在游客看到的迦叶殿是年至年在原址上新建的,由成都文殊院宽霖大和尚发起。
年正月,旅行家徐霞客云游鸡足山众多庙宇之后,在《滇游日记》中曾多次提到迦叶殿和迦叶寺。从徐霞客的日记中我们知道,当时迦叶殿曾被迁移到天柱峰顶,那时山顶还没有金顶寺,只有一个被废弃的土主庙。迦叶殿迁建到山顶后,原来的遗址上建了一个迦叶寺。至于迦叶殿曾经搬迁至山顶的原因在史书中并没有详细说明,我们所知道的是后来迦叶殿又迁回到了原来的遗址上。
年重建的迦叶殿为三重殿。进了书有“福在云山”的大门即为一重殿,也就是天王殿。殿内中塑弥勒佛,左右两侧塑四大天王。天王殿之后为二重殿,也就是观音殿。殿内塑有千手观音(真铜),两侧的壁画为千手观音的32种化身。
观音殿之后为第三重殿,也就是大雄宝殿。殿内中塑鸡足山开山祖师迦叶尊者像(香樟木雕,重达3吨多),殿内的壁画为“灵山会”场面,也就是释迦牟尼在灵鹫山为众弟子讲经道场的情景。
紧靠大雄宝殿南侧为祖师殿(寺僧称四重殿),殿内塑有释迦牟尼王子像,殿内壁画为释迦牟尼和随身弟子十八罗汉。
迦叶殿内还有方丈室、藏经室、诵经室、客房、斋房等配套房屋,与迦叶殿的主体建筑和谐为一个整体,内部也采用了现代装潢材料进行装修。
出祖师殿再往南,即是传说迦叶尊者曾入定年的大盘石,也称盘陀石,上可坐数十人。
大盘石旁是新建的“露天禅室”,有莲花座30个,是入门弟子的受戒之所。
智慧法贤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