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县鸡足山镇沙址村委会位于风景名胜区宾川县鸡足山脚下,是鸡足山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共辖11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共有户,人,居住民族为白族、汉族、藏族、傈僳族,以白族居多,占98%。村党总支下设12个支部,共有名党员。在扶贫攻坚工作中,村党总支立足新形势下的扶贫攻坚实际,进一步整合全村软硬件资源,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发力点,进一步加强绿色经济林果发展、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强群众教育培训力度,极大的促进了全村产业发展、加快群众增收致富步伐。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村集体年均收入3万元。
党建带,打造脱贫致富强劲引擎村党总支立足鸡足山旅游资源优势,把旅游文化产品生产销售和农家乐、酒店发展项目作为群众收入的突破口,大力发展旅游经济。针对群众个体经营农家乐产业中缺乏管理,导致发展混乱,服务跟不上等问题,村党总支认真研究,及时组建成立了鸡足灵山农家乐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组建了党支部。通过发挥合作社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协调、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机制作用和农家乐党支部及党员思想政治引领、统筹组织协调、服务监督指导以及党员示范带头引领等作用的发挥,进一步规范了全村农家乐市场,极大的提升全村农家乐的餐饮水平、服务水平、接待水平,不断加快全村群众致富步伐。目前,全村新发展农家乐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示范户40户,重点扶持示范户10户,共有标间、普通间间、接待规模达人/晚,餐饮接待规模达人/餐。扶持发展制香户1户,香烛等旅游产品销售户60户、乡村导游12人。
农业融,搭建群众增收全新平台为保护好优美的生态环境资源,村党总支在发展绿色经济上下足了功夫。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林果产业。积极引导群主大力发展冬桃亩、核桃亩、板栗亩、杨梅亩。今年来,积极整合扶贫资金万元,购买香笋竹苗免费发放给建档立卡贫困户,计划发展香笋竹0亩,力争五年内建成万亩香笋竹连片种植。在特色经济林果发展的基础上,又依托果园发展优势,在果园、竹林中大力发展以水果采摘、特色饮食和养生度假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旅游,使农业有机的融入到旅游产业中,形成了农业旅游、旅游带农业的产业链。于此同时村党总支还按照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的原则,教育群众保护好老祖宗留下的树、引导村民努力维护全村爱惜自己的生存环境、保护自然馈赠的绿色环境。当前的沙址四季常青、树木葱郁,已然成为全县甚至全州难得的“养眼吧”!。
项目促,夯实旅游经济发展基础为切实抓好新农村建设,打造优美乡村,村党总支切实打好新农村建设项目牌,通过积极争取并抓实项目建设,不断夯实全村旅游经济发展基础。为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村先后完成了8个村组的村道路硬化近20公里,完成排污沟治理米、完成寺前村古典式路灯制安工程,进一步完善了村旅游服务功能;为打造怡人养生环境。村党总支全力实施农村“三清洁”项目,先后安放了8个密封式垃圾箱、请小型车辆1辆,农用摩托车3辆进行清运;年投资万元实施了寺前村污水收集工程,共安装DN管主管道安装米、砼管主管道米、砖砌检查井25个、入户支管米,使全村集镇各项生活污水全部进入城镇截污。同时,将该村白族文化和佛教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有序组织开展白族本主节、接佛耍龙等民俗活动的同时,今年还积极争取资金40余万元打造了寺前村白族特色广场、组织开展各类民族文化活动,通过民族文化活动的开展增加全村旅游吸引力。
服务推,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在扶贫攻坚工作中,村党总支认真分析全村贫困户致贫原因以及贫困户发展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助贫困户及早脱贫致富。村党总支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入手,通过采取加强活动室进行改造提升、搭建村级电子网络平台建设、抓实党员思想教育等措施不断增添农村基层组织的活力,通过支部引领来丰富了农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通过农村文化的丰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努力转变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带动广大贫困户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理念的树立。先后建成了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图书室、远程教育服务体系等,免费给贫困户提供生产技术书籍。积极组织贫困户参加县、镇各级组织的科技培训,让贫困户能够通过科技发家致富。通过积极吸纳贫困户到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或者到村集体经济发展企业中打工、引导贫困户加入基础设施建设打工、通过鼓励党员及产业发展大户带动贫困户发展种养殖、通过农村远程教育系统搭建的电子商务平台推广贫困户农产品等等方式,切实帮助贫困户增收致富。(鸡足山镇黄明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