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善知识,大家好!我是神话居士,我们继续介绍《虚云老和尚自述年谱》中的故事,上集讲到虚云师父收到谭氏的一封来信,他的庶母已经念佛往生了。
时间来到宣统三年,也就是辛亥年,虚云72岁了,这年的10月10日,爆发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清政府摇摇欲坠,宾川县的一些盗匪,他们趁机浑水摸鱼,打着响应革命的名义,招集了一批民众围攻县衙,呼喊着要活捉张知县,五马分尸。
张知县则带兵坚守县衙,抵挡盗匪的进攻,几天过去了仍然没有救兵,要看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而前来围攻的人却越来越多,情况十分危急。
当初虚云师父刚来鸡足山时,宾川县的盗匪就很多,无恶不作,老百姓不得安宁。后来朝廷从湖南长沙调张知县来此就任,这个张知县为人严厉,下重手打击了那些土匪。包括一些给土匪交保护费的乡绅,也同样受到惩罚,而且还把鸡足山上的一些不法僧人,也拘捕了几十个。因为张知县执法严苛,所以得罪了不少人,但他对虚云老和尚却特别敬重。
虚云听到县衙被围攻的消息后,他就从鸡足山赶到了宾川县城外。围攻的那些人看到虚云师父就说:“这个张某人实在太可恶了,老法师您能不能把他引诱出来,让我们把他杀掉!”虚云对他们的头领说道:“杀张某人并不难,但是宾川县城地处偏僻,消息传得很慢,现在全国的大局还未安定下来,不知道哪一方最终获胜,你们如果现在就冒然杀死县令,万一有官兵前来救援,又该如何?你们的家人也许都会跟着遭殃啊!”
众人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都害怕起来,不敢再进行攻打。他们的头领问道:“那么请问老法师,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呢?”虚云说道:“从宾川到大理也就是两天的路程,前段时间,四川的布政使王公已经到了大理。你们认为这个张县令有罪,就应该去大理找王公上告,那样张县令死于律法,而你们也不会有罪。”
匪首一听很有道理,就屯兵到县城外了。随后,虚云师父进入县衙,他看见张知县正拿着枪,亲自领兵迎战。他握着老和尚的手沉重地说道:“老法师您来得正好,眼看这形势,我就要以身赴义了,就麻烦您将来给我埋葬骸骨吧,在鸡足山能有一抔土覆身,我在九泉之下也就很满足了!”
虚云说道:“张大人,不必如此,事情还有解救。”于是他就把刚才劝说匪徒的情况,给他介绍了一下,最后又派一名叫做张静轩的士绅,连夜赶到大理去面见王公,通报了宾川县城的情况。王公即刻派兵前来支援,盗匪们一看情况不妙,就各自逃命去了,宾川的这场战火得以平息。
虚云师父最后告诉张县令,你现在必须辞官离去,才可以保命。张县令对虚云师父已经十分崇敬,当成老神仙一样,自然言听计从。随后他就去云南大理向王公提出了辞职,离开了宾川这个是非之地。
又过了一两个月,云南摆脱了清朝统治宣布独立,蔡锷将军当了云南都督。张县令的一个儿子是蔡锷的同学,也跟着担任了外交司长。事情过后,张县令写来一封信,发自肺腑地感谢虚云老和尚的救命之恩。信中写道:“公非独救吾生,且造福宾川,不然,杀父之仇,吾子能不报哉。”意思是说:虚云老和尚不仅救了他个人的性命,也造福了宾川县的百姓。从以上记载来看,虚云老和尚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化干戈为玉帛,功德无量。
还有一件事情是这样的:西藏地区的同胞素来都信仰佛教,但是千百年来,他们一直在农奴制社会下生活。民国成立后,西藏上层的农奴主们,在英国的唆使下,自认为地势险要,与内地交通阻隔,易守难攻。再加上高原缺氧,气候恶劣,内地人到藏地身体不适应等种种原因,他们竟然不肯易帜,归顺民国政府,企图搞分裂。
农奴主们组织了军队,叫嚣着驱逐汉人,形势十分危急。为了维护领土完整,年6月,四川的尹昌衡将军奉命出任总司令,取道巴塘入藏平叛。7月,云南都督蔡锷将军,也接到民国中央联合平叛的命令。随即,任命殷叔桓将军为总司令,率领滇军前去讨伐。
殷将军的先遣部队有两个师的兵力,已经开到了大理。一场大战如同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在大理,殷将军会晤了各界人士,包括虚云老和尚。老和尚认为:战争一旦打响,滇藏二地百姓难免会遭受生灵涂炭之苦。他对殷司令说道:“藏人素来都崇信佛法,不如先派遣一位明佛理者,前往说之,也许可以不也许不劳兵马之灾。”殷叔桓认为很有道理,就礼请虚云老和尚担任“宣慰法师”一职。
虚云师父说道:“殷将军,我是汉人,语言文字不通,平时和拉萨也没有多少来往,去了恐怕难以成功。这样吧,丽江的东保喇嘛,年高有德,深得藏人敬信,曾经被授于四宝法王的称号。我可以去劝说他前往拉萨,去了更容易成功。”
殷将军大喜,于是他就按照虚云所说,备好了公文和礼物,派遣副官陪同老和尚前往丽江。虚云师父到了丽江的桑纳迦卓林寺,会晤了东保喇嘛。因为是老相识,双方都很客气,但是一谈到请他去游说拉萨当局,东保和尚却有些面露难色。
他推辞地说道:“虚老,我的年纪已经衰老了,去不了啊!再说我们出家人又何必参与这种是非之争呢?”虚云老和尚说道:“我们出家人确实可以清静修养,不问尘世的纷争,但是,东老您有没有考虑过,会有千万人的生命财产被战火涂炭,我们又于心何忍呢?”就这样,二个人经过一番深入长谈,虚云老和尚说得入情入理,东保喇嘛不由得站立起来,惭愧地说道:“虚老,您的意思我明白了,现在我就立刻动身出发!”
于是东保和尚深明大义,前往拉萨游说,虚云老和尚又挑选了鸡足山的几名精干弟子,一起陪同前去协助。东保和尚去了拉萨后,告诉对方,民国大军已经兵临藏边,大战一触即发,他们的分裂计划很难得逞。而且会有成千上万的百姓跟着遭殃,东保和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陈述了其中的利害得失。最后果然达成了罢兵协议。双方避免了一场大战,后来保持了三十年的相安无事。
年谱附记写道:“民国成立,西藏王公活佛,恃险远,不肯易帜,中央命滇出兵二师讨之,以殷叔桓为总司令,前锋已达宾川,公以边衅一启,祸无宁日,乃偕前锋同至大理,晤殷公曰:藏人素信佛法,盍遣一明佛理者往说之,不劳兵也。殷以为然,乃请公为宣慰法师,公曰:某汉人也,往恐无功,此去丽川喇嘛东保者,腊高有德,藏人敬信,曾授四宝法王,彼往,事必有成。
殷乃备文派员陪公谒东保,保始以衰老辞,公曰:赵尔丰用兵之祸,藏人至今寒心,公宁惜三寸舌,而残数千万人生命财产乎。保起立谢曰:我去,我去!保受命,以老僧法悟副之,入藏,要约而还,滇遂罢兵,民国成统一之局,频岁康藏间互相龃龉,苦战不休,经此沟通,三十年相安无事。”
从以上记载来看,佛教在某些地方有不可替代的力量,教导人们慈悲不杀,社会安宁。好了,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