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没见过面的大海,云南人似乎更喜欢山。靠山吃山,灵活的运用山体,甚至把山当作神一样供奉尊崇。在云南,会活成山的一部分。
也许地球上最高的山不在云南,但触手可得,更容易亲近的山,才是人们爱山的原因。
从人类无法翻越的生命景区到山有多高的大地雕塑。云南山景种类多样。
特殊的海拔、纬度、山系,造就了云南“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异景观。
丙中洛雾里村云南人对山的态度是崇敬的,靠山吃山,人们从山里获得了赖以生存、安身立命的物资。
普洱、保山、临沧、西双版纳,北回归线左右的位置,标准的热带季风性气候。
普洱原始森林大部分地区都是原始密林,山体几乎都是酸性的红色土壤,使得这些地方最适合种植茶叶、咖啡和橡胶。这块区域的哈尼族、佤族、拉祜族、布朗族、彝族、傣族,对山体的利用能力最强。
景迈山云海秘境景迈山,有很多看起来不起眼的百年古茶树,养活了山上几代世居的拉祜族、布朗族和傣族。在西双版纳,是全国最大的橡胶林地。思茅和勐海的万亩茶山,从山脚到山顶,全是人工种植的绿色台阶。
勐海茶山普洱、保山、德宏、临沧以及大理的宾川,占据了中国83%以上的咖啡产量。云南的咖啡,是阿拉比卡种的豆子,国内称云南小粒咖啡。
云南小粒咖啡地球上最适合种植这种咖啡豆的地方,一处是牙买加,另一处是普洱。所以,探讨云南咖啡的品质,其实是伪命题。云南的山林最不缺的就是好的咖啡豆。近几年,还从美国引进了瑰夏等品种的新豆子。
普洱咖农同纬度的红河哈尼人,把梯田从山腰修到了山尖,把绿春县城修到了山顶。难以想象,哈尼人是怎样做到“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在哈尼人的精雕细琢下,山体构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经久不衰,世代传承。
元阳梯田也有让人不敢触碰的山,但更多是对山的敬畏。横断山区,汇集了梅里、白马、哈巴、石卡、格宗等,几乎云南的大部分雪山。
横断山系怒江段山脚下的纳西族、藏族把雪山视为他们的神山。香格里拉德钦县的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是与冈仁波齐、阿尼玛卿、尕朵觉沃齐名的藏区四大神山之一。周围的村庄和角落,都飘着经幡,撒着龙达。远远望去蔚为壮观,不可触碰。
梅里雪山同一山系的高黎贡山、哀牢山,都是原始密林。除了护林员,几乎没有人涉足。这里有很多还没被发现的物种,是野生动植物的王国。数量极少的滇金丝猴就生存在高黎贡山的密林中。
高黎贡山云南的山,是活的。高黎贡山继续往南,在腾冲,沉睡着许多亿万年的火山。
占据全国三分之一的地热资源,是火山生命力的馈赠。当然,还有火山地质运动形成的浮毯湿地。
腾冲火山与腾冲同一纬度的文山普者黑和坝美。这里的山就小巧精致了很多,喀斯特地貌的山体,使得普者黑看起来有些像桂林。
普者黑大理的苍山和鸡足山,以寂照庵、感通寺为主的庙宇修在山腰上。僧侣们似乎习惯了这出世的山林生活,种满多肉的寺院,老屋前的阳光,俯瞰远处的一切,仿佛是向往的生活。
寂照庵就像是海边人对海的情感,山一直是我们心里的样子,不会改变。请到山里来,不是来看看风景,而是成为山的一部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