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把大理国和现在的云南大理混为一谈,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当时的大理国非常的繁荣,国土面积包括现在的云南省,贵州、四川部分,以及缅甸老挝越南部分地区,而现在的大理则是当时大理国的首府羊苴咩城的所在位置。
大理古城北城门去过云南的人都知道很多云南的景点都和佛教有一定的联系,特别是大理境内,宾川鸡足山以及那传说中浪漫的苍山洱海等等,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有历史原因的,由于当时的南诏国以及大理国时期,都是以佛治国的,统治者包括百姓都非常崇敬佛教,特别是对观世音菩萨。
大理崇圣寺雨铜观音殿南诏国时期佛教在这里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到了大理国时期时更是达到了顶峰,因此大理国又有“妙香佛国”的美称。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大理国时期政教合一,更有禅位为僧等等原因,统治者们更是四处兴建寺庙,所以苍山上不用走一会就可以看到一个寺院,这么多寺院中,有一个东对洱海,西靠苍山的大规模寺院,那就是崇圣寺也就是《天龙八部》中的“天龙寺”原型。
崇圣寺远眺洱海崇圣寺所谓的圣就是观世音菩萨,就是崇敬观世音菩萨的意思,崇圣寺始建于南诏国时期,是南诏国以及大理国时期佛教的中心,是一座千年的皇家寺院,因此也较其他寺院异常雄伟,这里依山傍水,风景非常秀丽,特别是大理茶花开满全寺,异常娇艳。
崇圣寺建立在崇山峻岭之间每个殿堂前的场地都非常空旷,因此远远望去一般只能看到一两座殿堂,显得特别的神秘与隐蔽,我猜测可能在建设的时候还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如果发生战乱,这里的地理位置极佳
依山而建的寺院在大理国时期,更是有九位皇帝出家为僧,其中就包括《天龙八部》中的段誉,在历史上他的原型就是段正严(又名段和誉),他们的出家地点全在崇圣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皇帝愿意放下所有选择出家为僧呢?
依山而建的寺院原因可能是在争权中失败而被废为僧,或者是因为政权不稳所以出家为僧,或是因为高氏专权人心向背而被迫下台所以出家的,又或者是前者有出家惯例所导致,新国王即位后,原国王退位让贤,出家为僧后可以安定人心。
崇圣寺三塔《天龙八部》中的段誉(原型段正严)在位期间虽然励精图治,但是最后也无法挽回高氏专权的局面,最后由于诸子叛乱导致了政权不稳,因此让为其子于天龙寺(原型崇圣寺)出家为僧。
远眺三塔后期寺院建立了专门供奉这九位出家皇帝的殿堂就是高僧殿。
崇圣寺供奉九位出家皇帝的高僧殿以下九位就是大理国出家为僧的皇帝
1.段思英:大理第二世皇帝
2.段素隆:大理第八世皇帝
3.段素贞:大理第九世皇帝
4.段思廉:大理第十一世皇帝
5.段寿辉:大理第十三世皇帝
6.段正明:大理第十四世皇帝
7.段正淳:大理第十五世皇帝(《天龙八部》中段誉之父)
8.段正严:大理第十六世皇帝(《天龙八部》中段誉原型)
9.段正兴:大理第十七世皇帝(《天龙八部》中段誉之子)
崇圣寺山门崇圣寺山门下有一块佛都的牌匾,很多人都会有所疑惑,为什么叫佛都呢?小编特意把山门放在了最后,看完全文,您应该明白为什么崇圣寺为什么又被称作佛都了吧。
皇家寺院,全国佛教中心,九位皇帝出家地等等原因足以诠释佛都的意义,可谓名不虚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