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蚀 http://m.39.net/pf/a_4342801.html

用脚丈量,用心体会。

——摄于鸡足山

起心动念

鸡足山,被誉为“人间净土,禅修圣地”,中国十大著名佛教名山之一,是迦叶尊者的道场,不论是游览或是朝圣,都有非凡的感受。对于我来说,去鸡足山朝拜,是每年的日程之一。鸡足山许愿很灵,当然,我并非是为了这里灵验的香火,却只是怀有一点隐遁尘世的念想,才来这清静的圣山次次探寻。

徒步登顶

登顶的方式有很多种,坐缆车、大巴、骑马,这一次我们选择徒步。早上8点,在祝圣寺旁边的一家小店,我们要了一碗鸡枞面,不得不说一下,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面,祝圣寺旁边的小餐馆几乎每家都有这种面。冬日的早晨,那是太阳快要升起的时刻,我们迎着新的希望,启程了。

圣寺风景依旧在,虚云禅师把吾迎。

早餐之后,寻着虚云大师的足迹,来到了祝圣寺,怀着对佛国的神往和对大师的敬仰,我们开始了一天的朝拜,在地藏王菩萨像前完成了拜,并虔诚忏悔与祈愿。在这座极具盛名的古刹中,香客甚多。只见很多善男信女焚香礼佛,向四方朝拜。

祝圣寺是“鸡足山八景”之一,寺里每一座建筑、每一尊佛像、每一块碑刻都可以讲出一个动人的故事。我在这座古刹中静待了一会,看看那些庄严的佛像,也略带好奇的观摩一下赵朴初等名人的题字,再看看钟楼和鼓楼。伫立其中,看着那些袅袅升起的烟,想象一下晨钟暮鼓的寂然,那是多么超凡脱俗的心境。只是,各处提示:“注意话头”,让我心情紧张,不敢太多的妄想。

一步一迈登石梯,体减力耗把气喘。

下午2点左右,我们到了迦叶殿的阶梯下方,但上山的路,真的非常陡,几乎是45%的阶梯,越往上走,发现自己的脚步越来越迟缓,感觉肩膀上的背包越来越重。因为午饭是草草解决,一路上体力也已经严重透支,同行的几人差点放弃。但一想既然决定徒步爬山,就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我们一路数着路边的电线杆,从七十一号一直数到一百零九号,终于爬到了迦叶殿。在阶梯顶部回望,感慨每一步都不易,但一步有一步的风景。

华守迦叶禅定性,修炼犹如峭壁行。

顺着迦叶殿往上再走20分钟左右,就是华守门了,这里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迦叶尊者守衣入定(即打坐参禅)的地方,所以它在整全个鸡足山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佛教称为“中华第一门”。据传说,迦叶持边释迦牟尼的金缕袈裟、盂钵到华首门入定,等待未来佛弥勒出世时才开门向他传承佛祖衣钵。

华守门作为中华第一门,出游客和朝拜者之外,也有多位佛教泰山北斗级人物前去朝拜,听说当年佛门泰斗星云大师到访华守门,朝拜顶礼的时候,每一个叩首都能听到如雷贯耳的撞钟声,当然一般凡夫是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另外,“七叩首”--据说在要在华守门礼拜顶礼七次,就能消除一切业障,命终时能够得到解脱,往生净土。

我们有幸遇到了华守门法会,庄亚肃穆,虔诚的善男信女沐浴在佛光中,接受佛的洗礼,进行祈福。我也加入到了法会中,诚心顶礼、膜拜、忏悔、冥想,心变得特别静,那一刻除了自己的喘息声,我竟什么也听不见了,仿佛一颗被生活和爱困扰了许久,迷失了归途的心,找到了家。

寒风呼啸人心奋,登上金顶众山小。

顶礼完迦叶尊者,继续往上就是鸡足山的最高峰金顶了,相传那里的大雄宝殿许愿是最灵验的。走到迦叶殿上方不久,我看见一家三口也在爬山,小女孩在父母的鼓励中,一直沿着石阶往上爬。累了走不动了,就撒一下娇,但是父母总有办法让她自己走路,尽管她十分不愿意。就这样,我一直跟着他们爬到了金顶附近。我实在忍不住的问其父亲:“小朋友多大了?”“两岁半”,不由得心生敬意。

我们大概下午3点半左右到了金顶,总共历经6个多小时,全身酸痛,汗水浸湿了衣裳,但心里有一番一览众山小的畅快。恍然悟到: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战胜了自己,仿佛世界就在脚下。在金顶可东观日出,南观彩云,西观苍洱,北观玉龙雪山,而被称为"四观峰",风景最为壮美。

这是我拍到的金顶,以下我的小伙伴们拍到的~

金顶的云

早晨云雾缭绕,傍晚霞光万道,宛如仙境。

金顶的日出

晨曦初照,像含羞的少女,若隐若现。

金顶的雪

白雪皑皑,素裹银妆,庄严圣洁。

还有小动物们

鸡足山的猴子和鸽子,好像都不怕人,很多游客都给它们喂食,互动,它们怡然自得地在这灵山生活着,觅食、晒太阳、繁衍,也是一种福报吧。

还有他们,默默在守护着鸡足山

恍惚之间暖流现

后记

鸡足山,是神秘的存在

永远都不会让人一览无余

一切都似曾相识,又似不曾遇见·····

鸡足山,一草一木,一花一鸟,都充满着灵气。有了它灵气的召唤,我一次又一次地靠近它,用整个心灵去感悟它。之所以喜欢鸡足山,就是在一步一步登上石阶的时候,世俗的烦躁在溪声鸟鸣中,在古木苍苔里,一点一点地消散而去,甚至是登山的疲劳,都能成为一种绝妙的享受。

鸡足山之行,我感悟到佛的文化是一种善的文化,是一种无声的自我修炼,更是一种心底的良知自我发现之旅,是被还原了的美丽。收起年少轻狂,关进净化的心灵,一切心灵的沉重在佛山之都消逝得干干净净,而后重新来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