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雨粟,鬼夜哭”,据说仓颉造字时感通了天地灵明,天显奇相异景以应之。中华文字因此被视为是一种通灵文字,神明在焉,“敬惜字纸”等乃是中国古代先民普遍的自觉行为,有很多的讲究甚至规矩,不敢有轻慢与亵渎。
有西方学者言“中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中国人“完整地守护了一个超级文明”。其实,这个超级文明也许是人类共同的守护,只是中国是主干是正支,主要因为其文字的大本大原、灵性灵动与文化的守正创新、广泛吸收、丰富包容使得几千年中华文化葆有活水源头而绵延不绝,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我深信,人类文明的殊途同归,汉字将居功至伟。
寻找超级文明的蛛丝马迹要到文化的源头去寻找,寻找那些在地域与全域文化中具有崇高性、永恒性、神圣性、信仰性、源头性、总持性、至高无上性的文化符号、图腾、密码乃至文字与信物。
目光再一次锁定在“間”这个汉字上。间字是日月合明的,“門”字里无论是“日”还是“月”都是“间”(間、閒)字。如果以光明之门、太阳门、向阳门第为谜面,打一汉字,则谜底为“間”(閒)。直观为:光照、光线呈现在门框中,射入或射出。
南美洲玻利维亚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国家,其“蒂瓦纳科”城文明被认为是整个印加文明的先驱,蒂瓦纳科在古印第安语中是“创世中心”之意,位于海拔米以上的高原荒野里,这里有号称“世界考古最伟大发现之一”的“太阳门”。太阳门正面、背面费力的开槽图样以及蒂瓦纳科神庙中“创世神”的面部纹饰雕刻等,应该都是一种意义表达。
英国举世闻名的巨石阵,又称太阳神庙,巨石多搭成门状,据说它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同样的,在埃及阿布辛贝神庙,三千多年前的设计者,“把神庙设计成为只有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1日)和奠基日(10月21日),旭日的霞光金辉才能从神庙大门射入,穿过60米深的庙廊,披洒在神庙尽头的拉美西斯二世石雕巨像的全身上下”。他们称此奇观为“太阳节”。而在古埃及象形文字中,门框内画一个太阳,其含义为“永恒”。
在云南鸡足山,传说有一个古印度尊者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中华第一门”“华首门”的石壁内打坐,他名“饮光”,吸日精月华,光华内敛,能饮一切光芒。“此人身有光明,能饮诸光,令不复现”。据说他在等一个人,等到那个人,他才会现身,把信物交与之。据说要等很久很久,五十六亿七千万年,这当然接近是神话传说了,也许别具深意。“华首晴雷”是鸡足山八景之一。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中的这句话很重要,注意负、抱是前后,冲气是上下,“冲和”常常是从另一方面甚至更高的维度上来实现的,对立的双方自身矛盾无解时,就要引入超越性的力量。就“間”字的象形直观,其基本的哲学涵义我阐释为:对称规中,中通无极。“光明之门”所表达的“间性”实际上遍布时间、空间、万事万物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若一室之千灯,光光相涉”,门门互通,环环相扣,宇宙乃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对称规中,中通无极”,所谓“对称”即是阴阳、矛盾、平衡、对等、对立、二分、差分等,“规”是规范、规定,“中”是事物存在的相状、本位,“无极”即自性本空、“空性”“无我”。“对称规中”在生活中的运用比比皆是,如询问美不美、善不善、真不真?最近好不好?等等,好与不好即构成了对称。“中通无极”指事物存在的相状、本位在开放、复杂的运动体系与流变环境中是无常、无我的,如“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等等。
人的面部就是一个“間”字,双眼双耳构成了“門”,口中宣说(曰)真理便是口吐金光。“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上帝是用语言文字来创造世界的,人类也差不多。
良渚文化实证了中华大地五千年文明,“良渚神徽”意义非凡,上部表达神性的部分就是一扇光明之门,大道无我,中通无极,降兽伏欲,原力升华,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时空之门”、“星际之门”,时时处处开启在我们的头脑中、心灵上,昭示了一条回家的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