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盆节最初源于目连救母。盂兰盆是梵文,意为“解倒悬”。三恶道众生都是头下脚上转生下去,因此需对受苦众生进行解救。方法是高僧大德齐颂《地藏菩萨本愿经》、《金刚经》或其它佛教经典。目连虽已是大阿罗汉,不但他自己救不了,就连释迦牟尼佛这种具大神通智慧之人也是爱莫能助,这是何故?
释迦牟尼佛也无法直接改变人的意念和心识一切唯心造!这个世界虽然虚幻不真,但妙明真心却会被俗世影尘染污而做错事,因此才会有受苦的因果报应。但是救度任何三界六道众生,都是只能靠意念而非直接去捞人。因为一个人意念没有改变,救得了身体,却救不了灵魂。
这与今天我们常说的“扶贫莫如扶志”是一个道理。目连运用神通了解到母亲在饿鬼道受苦,他便下去送饭。结果饭才入母亲之口便立刻着火,让人心惊肉跳。目连虽已给其母讲了四谛法门等经典仍无济于事。因为一个阿罗汉不能改变其母贪食的心识和思维。
目连虽是大阿罗汉,但仍不能救母改变众生心识本体的方法就是意念。好的意念波会对三恶道众生坏的意念形成干涉从而对其施加影响。但意念不够强则没有办法改变他人的意识及想法。
”人言式微“就是指一个人意念弱就不会对其它人造成多大影响。在佛教界中同样如此:一个成道的之人与一个未成道之人讲经说法,其影响力完全不同。他们之间的差异在那里?定力深浅!
圣空法师在讲《楞严经》为何高僧大德一起诵经才能起到救度三恶道众生的效果呢?因为多个高僧的定力形成的意念波才足以震撼到该灵魂深处的散乱意念,让其生起正信正念从而脱离苦海。目连正是采用世尊所教方法——请众多大德贤僧齐颂佛经,强大的意念才将母亲解救。这便是盂兰盆节的由来。
盂兰盆节上放飞祈愿天灯念佛号修净土同样是一种意念修持方法。但同样必须有定力方能成就。最典型例子便是虚云大师的弟子——释具行大师。他一字不识,只会念一句”阿弥陀佛“。但由于其时时在定中而修成火光三昧,直接将自己烧成灰烬转生净土。
云南都督唐继尧、《昆明日报》记者和其它官员,共同在鸡足山见证了这件不可思议之事,都感到极为震惊,就如神话传话一般。在当时的民国引起巨大轰动。
释具行火光三昧化成灰烬却没有倒下无定力很难成就,顶多与佛法结善缘,只有来世再修。定力可以采用禅定,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来训练。要点便是将心意识集中在一个点上,其它杂念来时不随,觉之即灭。为何我们在平时不慌乱,但转生时却慌乱如麻,无法控制?
我们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构成。它是意念与物质的结合体(请参看之前文章),心意识无所谓衰老或年轻,但身体是物质的,会随时间而衰败。当四大分散时会影响心意识的稳定性而不能专注。
修定就是将意念专注于某个点上修持禅定就是要断除四大对心意识的影响,当定力形成之后,无论活着或转生,念佛便可采用心念而非嘴念,形成的意念波才会到达净土而成就。
▲参考文献:
《地藏菩萨本愿经》(唐代实叉难陀译)
《阿弥陀佛》(东晋鸠摩罗什译)
《瑜伽师地论》(唐代玄奘大师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