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是中国科学界的最高荣誉。获得两院院士的称号,就意味着摘下了科学技术金字塔尖那一颗熠熠闪光的耀眼明珠。在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北,有一个小村落,名叫官塘村。在很多人看来,这个大约有多年历史的村庄并不十分起眼,但是一个世纪前,就是从这里,走出了周廷儒、周廷冲和黄翠芬3位院士。
周廷儒(年02月15日—年07月18日)地貌学家、自然地理学家、古地理学家。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周廷儒从青年时代就立志学好本领,报效国家。他于20世纪30年代初独自冒险,到大理苍山洱海及宾川鸡足山一带进行野外工作,后参加嘉陵江考察队,沿江步行千米,绘制了嘉陵江曲流分布图。他与施雅风、陈述彭撰写的《中国地形区划草案》,首次提出中国地形三大区划分思想,运用景观分带学说和专门方法研究了中新生代时期自然地带分异的规律,重建了第三纪和第四纪的自然地带和自然区。周廷儒主要的贡献集中在地貌学、自然地理学和古地理学方面。
周廷儒院士为纪念周廷儒院士对我国科学与教育事业和地理学科的巨大贡献,继承和发扬周廷儒先生积极从事科技和教育实践,不断开拓创新,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激励青年学子热爱地理学与资源环境科学事业,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为地理科学事业的优秀人才,由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环境学院、资源学院、水科学研究院、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以及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发起,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名下设立“周廷儒院士奖学金”。
“夫妻院士”报国强军
周廷冲(年03月06日—年10月20日),生化药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其夫人黄翠芬(年03月06日—年08月09日),微生物、免疫及遗传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原名誉所长、一级研究员、全军分子遗传重点实验室原主任。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相濡以沫40多年,是人民解放军第一对“院士夫妻”。
周廷冲院士年10月,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周廷冲和妻子黄翠芬无比兴奋,他们又唱又跳,还组织许多留学生召开座谈会,交流准备回国的种种设想。然而,现实很快给这两个年轻人泼了冷水,美方多次派人和他们谈话,提出各种优厚待遇设法挽留。移民局更是百般刁难,使之签证无望。种种阻挠动摇不了两颗赤子之心。既然不能通过正规途径回国,那就偷渡。当时已有7个月身孕的黄翠芬在丈夫的搀扶下,携带着国内急需的实验器材,毫不犹豫地钻进了阴冷潮湿的舱底。在海上颠簸漂泊了56天,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黄翠芬院士回国后两人迅速展开了自己的工作,虽然条件简陋却携手攻克了众多科研难题,取得不凡成绩的同时爱情也得到了升华。如今两位院士虽已辞世,但他们作出的杰出贡献和他们的爱情故事,却永远流传。
有时候就在想,像周廷儒、周廷冲和黄翠芬院士生活在那个年代,得知祖国解放了,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怎么那样义无反顾甚至偷渡也要回到刚刚解放依然积贫积弱的祖国!而现在很多留学生一旦出国留学,总是想办法移居国外,这样大的区别,究竟是什么原因,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