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六日。中午。
离开古生村,我们即赶往大理市双廊镇青山村。沿途经过,上关花公园、上关镇,红山庙等地。
对于上关花公园,因时间原因,未能成行。林先生带我们去了红山本主庙。
红山本主庙是洱海边最具人文特色的本主庙,位于大理市双廊镇的北部海湾。庙中所供奉的本主为唐天宝年间曾经大败唐将鲜于仲通和李宓的南诏将领王盛、王乐和王乐宽祖孙三代。
离开红山本主庙,我们即赶往双廊镇青山村。
克禋克祀,以弗无子。车窗半开。穿过村镇,穿过稻田,跨过溪水,走过树林,在呼啸而过的风声和游客的吵闹声中,这一路上我想的最多的,是那位在鸡足山入定,等慈氏成佛时,把象征佛法传承衣钵交给弥勒世尊的迦叶尊者。千里奔波,只为一人。
迦叶尊者是佛陀的首要传法弟子,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传说为佛教第一次结集的召集人。因常修头陀行,故称“头陀第一”。
传说,释尊于灵鹫山登座,一日拈天华示众。百万人天不会其意,唯独迦叶破颜微笑,释尊当众宣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就是禅宗的开始。
后来,释尊把自己的衣钵交给迦叶尊者说:“我涅槃以后,你要等到下一个劫,弥勒成佛的时候,把衣钵交给他。”
林先生说,相传,当年大迦叶尊者路过洱海入鸡足山,守衣入定华首门,以待弥勒下生,一路留下三个脚印,第一个就在洱海边,也就是人们说的青山摩崖石刻,一在鸡足山木香坪,一在点头峰顶。
很快,车子到了青山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环海路边上各式各样的餐厅,只是在众多餐厅的中间,有一石栏。栏中有一巨石,数丈大小,或因年代久远,龟裂严重,石缝之中,杂草丛生。巨石之上,亦有石壁,临高而立,风化严重。上有“古迦叶佛”四字,为隶书阴刻,每字高约40厘米,宽约45厘米,据说还有“灵山圣迹”四字,惜已被毁,右侧落款为“嘉靖丙辰年八月李元阳同朱光霁题吴懋书”。李元阳、朱光霁、吴懋均为明代大理名士。
石刻围杆外左侧,有大理市人民政府所立《青山摩崖石刻》。
石刻围杆后亦有亭台,古树。左右台阶,或由苍山石砌成,左侧台阶需穿过一饭庄。由此历阶而上,方可一睹亭台美观,古树劲拨。
古树不知年岁,目测需两人合抱,枝冠似伞,高达十米,树枝前伸至“古迦叶佛”四字上方,可遮风雨。
据林先生早年考证,最早关于古迦叶佛脚印的文章见于嘉靖李元阳《大理府志》,王富先生在其著作《鲁川志稿》中说:嘉靖李元阳《大理府志》曰,“在苍山五台峰,在洱东青巅山,双廊青山村西北洱海边有一石足迹,明代李元阳题字‘古迦叶佛圣迹’。“称为“巨人迹”。
清高奣映着《鸡足山志》则说:“其迹有三,皆印石数寸,足形宛具,其长逾尺,宽四寸许,当睛汗则出雨,阴而气勃则睛。惟《白古通》所载,迦叶自点苍山入鸡足,其迹在海东莲花曲,足形长几二尺,宽六寸,基深则逾数寸矣。宁有好事者,无所谓而为之,其宛然匪于雕成,履石若印泥然,令见着缘疑生信,且多叹不可思议者。”
自清末之后,尊者的脚印就不再被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