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大理人,我早就知道从挖色凤尾箐到鸡足山有一条敬香的古道。
几十年过去,下关到鸡足山早通了公路,后来有了高速,我也乘车多次去过鸡足山,就没有想到自己也走一回凤尾箐的朝山老路。不是不想,确切地说是心中没底,又很难约到合适的伴侣。
去年,从网络上看到上世纪四十年代费孝通一行从凤尾箐到鸡足山的游记,网购了与之同行的罗常培的《苍洱之间》读过书中的《鸡足巡礼》知道先贤们走这条路的艰辛与乐趣。
今年九月三号,徒步清碧溪归来。新大理人、来自广东的“远山青”海景民宿老板杨岳雷约我和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刘瑞升驾车从凤尾箐追寻费孝通、罗常培们去鸡足山的足迹。
头一天,我询问了挖色几位熟人,得知现在可以驾车从凤尾箐沿康(廊)盒(子孔)路一直到鸡足山了。
九月七号上午我们沿环海东路上大丽高速在康廊附近进入凤尾箐。看见公路左侧一座古怪的建筑,停车拍照,邂逅当地热心民间信仰的匠人董文海。
参观了他一手设计修建的“共和坊”(龙宫洞穴)。
(刘瑞升拍摄)
继续上路,想不到当年费孝通、罗常培们骑马上山的艰险山路都变成了水泥(柏油)路。
到关上林业站问路,说下山约三公里就是古驿关上村,可看到通往鸡足山敬香的山路。
天下着濛濛细雨,一直弯道下坡,到村头看见山谷两边的村舍
我下车朝右侧一巷道上坡,始终找不到理想的拍照机位。来到一“过街楼”前拍照,
(刘瑞升拍摄)
过街楼右侧是一个敞开大门的老院落。院里没人,形制格局与挖色大成古村的老院类似。北厢房有被用作牛圈的痕迹。我在门洞里躲雨并打电话。刘会长说他正来给我送伞呢。我和刘会长相遇后往村里走,下坡看到了关上村委会的院子,于是刘会长回头去引导杨岳雷开车到村委会门口。
进了办公室,我说明来意,打听村里有没有什么古迹?有人推举李副书记带我去看碉楼。副书记名叫李荣,三十多岁,她带我走回刚才路的过街楼前,与刘会长和杨岳雷老弟相遇。
她介绍这就是关上村的碉楼。刘会长说到碉楼右侧的老院,李荣说这院子被定为危房,已经不让住人了。刘会长问为什么还没有拆呢?
李荣(上图左)说拆除需要费用,房主家没钱就搁置了。刘会长说:“关上村的老屋是历史文化遗迹,应该保护利用才能更好地开发乡村旅游,你们在康盒路边不是立石碑写着古驿关上村欢迎您吗?
我绕到前面一户老宅前,院子里几位老人在搓麻将,
向他们打听从关上村到鸡足山敬香的老路,一位回答说:“从这里下坡在一个砖窑那里上山有路,今天下雨路滑不好走。”于是我顺路下坡折回村委会等候刘会长和杨老弟。
久等不见,打电话问才知道他二位跟李荣到她爷爷家走访去了。不一会儿,刘会长打着伞冒雨来接我了。李家老人是村里的老初中生,很健谈。
他说:“以前村里都是石板路,后来村村通,被水泥路覆盖了。对此当初我就有意见。”
(刘瑞升拍摄)
刘会长说:“覆盖了也好,将来有条件开发,撬开水泥路就是石板原装路。”刘会长还询问了通往鸡足山敬香古道的情况,
老人说,以前到鸡足山敬香,先要来拜天寿寺。临别,我们与李荣爷俩在堂屋门前合影留念
(杨岳雷拍摄)
与李荣加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