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善知识,大家好!我是神话居士,我们继续介绍《虚云老和尚自述年谱》中的故事,上集讲到虚云师父参拜了鸡足山迦叶尊者的道场,听到天钟三响。随后虚云北上,来到了湖北武昌的宝通寺,参礼志摩和尚,学习《大悲忏》法。《大悲忏》这种修行法门,是以观音菩萨为礼忏对象的一种忏悔法。

据说当年佛陀在世时,古印度有个毗舍离国,当时流行一种恶疾,各种药方都医治无效,每天有人不断地死亡。有个月盖长者就来到佛陀这里,请他设法救黎民百姓,于是佛陀即刻用禅定等持力,邀请西方三圣一起来联合施法救济。

当时毗舍离国的百姓就用杨柳枝和净水来供奉观世音菩萨,菩萨教他们称念三宝,以及观音菩萨自己的名号,并传授了《十方诸佛救护众生神咒》。佛陀向与会大众宣讲了观世音菩萨名号,以及陀罗尼咒的无上功德,并且自说了《大吉祥六字救苦神咒》等。随后大众一起修持咒法,果然很灵验,恶疫消除了,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众人都感念佛恩,称赞不可思议。祖师们以此内容为依据,编辑成了《大悲忏》法。此法一直是寺院为大众消灾祈福的常用忏法,也为广大信徒所选修。

虚云师父学习《大悲忏》法完毕。又赶赴九江,来到庐山海会寺参礼了志善和尚,并且参加了七天的念佛法会。然后经过安徽,游览了黄山风景区,上了九华山朝拜了地藏王菩萨。九华山在安徽省青阳县西南,方圆一百多平方公里,以天台、莲华、天柱、等九峰最为雄伟。南宋中晚期名臣吴潜曾经写过一首诗《九华山天台峰新晴晓望》:“一莲峰簇万花红,百里春阴涤晓风。九十莲华一齐笑,天台人立宝光中。”

传说地藏菩萨有一头形似狮子的怪兽,作为自己的坐骑,名号叫“谛听”。可以通过听声音来辨认世间万物,尤其善于听人心,在名著《西游记》中,有描述谛听辨别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它是集虎头、独角、犬耳、龙身、狮尾、麒麟足于一身的瑞兽。唐朝开元年间,古代新罗宗室公子金乔觉,生而相貌奇特,为人心地慈善,时年二十四岁,出家剃发为僧,云游到九华山苦修,渴饮涧水,饥食草果。到了至德年初,地方绅士诸葛节率村人登山,见到深无人迹处,有一个和尚坐禅于洞穴之内修行。

金乔觉一直在九华山上修行,直到九十九岁圆寂,肉身不腐,所以后人就在九华山建寺,供奉地藏菩萨肉身像。据说,地藏菩萨在久远劫以来就行菩萨道,并且发出大愿,要救度一切苦难众生,特别是地狱众生,所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因此,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度化六道众生脱离苦海,积善断恶。

虚云师父除了参拜地藏王,还去九华山百岁宫,参访了的宝悟禅师,宝悟禅师戒行精严,禅定功夫十分了得。最后虚云渡江到了宝华山,参礼了圣性和尚,留在那里过年。至此,虚云师父这次从山西五台山开始,历经四年多时间,跋涉了中国11个省和南亚六国的行脚云游历程,终于告一段落。

虚云师父爬雪山,入荒漠,走山林,渡大海,眼界变得开阔了,身心也明净了。他曾经赋诗一首《云游独归》,如下:“独去独归得自由,了无尘念挂心头。从今真妄都抛却,敢谓寒山第一流。

时间来到了光绪十六年,也就是庚寅年,虚云师父51岁了。这年他来到了江苏宜兴的显亲寺,参礼了仁智和尚,在此度过了夏天,又到江苏赤山参礼了法忍和尚,在那里度过冬天。

接着是光绪十七辛卯年,也就是年,虚云师父52岁了。这年在金陵,也就是南京,他陪伴松严上人,帮助他修建净成寺。经过松严上人的引见,虚云与杨仁山居士认识了,共同研讨了《因明论》和《般若灯论》等因明学方面的典籍。杨仁山居士是安徽池州石埭人。出生于年,比虚云年长三岁,去世,享年75岁。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居士、佛学家。这年冬天,虚云在净成寺过冬。

接着来到光绪十八壬辰年,也就是年,虚云师父53岁了。他约了普照,月霞,印莲等诸位禅师,一起上了九华山,在翠峰的半山腰,一块靠着路边的空地上,割茅草斩荆棘,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搭起了一座翠峰茅蓬,能够容纳百人听讲佛法,他们几个人一起修行。

由普照禅师主讲《华严经》,弘扬贤首宗,贤首宗又名华严宗,已经停歇不振很久了。各处的佛友听到九华山讲经,很多人都赶来赴会,于是江下贤首宗,从这时开始逐渐再次得到弘扬。

到了光绪十九癸巳年,也就是年,虚云师父54岁了。这一年仍然在翠峰茅蓬研究经教,这年的夏天,谛闲法师也来此同修,过完夏天之后,谛闲法师又去金山寺过冬了。谛闲法师出生于年,比虚云师父小18岁,年圆寂,享年75。他是浙江黄岩人,一生辛勤弘法,教诲学人不倦。他的门下弟子众多,著名的有宝静、倓虚、妙真法师等人,在家弟子著名的有蒋维乔、徐蔚如等人。

到了光绪二十甲午年,也就是年,虚云师父55岁了,这年仍然在茅蓬研究经教。这一年国家发生的大事是:中日发生了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下年签订了《马关条约》。

到了光绪二十一年,也就是乙未年,虚云师父56岁了。扬州高旻寺的住持月朗禅师,来到九华山礼佛,他告诉山上的众位禅师说:今年的高旻寺,有一位姓朱的施主,要出资举办法会,连同旧日的四七,一共要打十二个禅七。赤山的法忍老和尚已经来到寺里,希望诸位护持常住,可以一同前去,没有多久就要开始打七了。

九华山的众位禅师听了以后,大家商量,由虚云禅师先到高旻寺,其他几位随后就到。因此,虚云师父就先独自出发下山了,他来到了大通荻港,准备坐船渡过长江。在江边找到一个船家,对方索要六枚铜钱,恰巧虚云师父身上带的钱不够,就没有回答对方。于是这名船家就掉转船头离去了。虚云只好继续沿江而行,不料,当他走到一段被江水浸泡,而变得松软的河堤时,突然江水暴涨,“哗”的一声,这个江堤就坍塌了,虚云师父他一失足就落入了水中。

年谱写道:“众推予先下山,至大通荻港后,又沿江行,遇水涨,欲渡。舟子索钱六枚,予不名一钱,舟人迳鼓棹而去,又行,忽失足堕水,浮沉一昼夜,流至采石矶附近,渔者网得之,唤宝积寺僧认之,僧固赤山同住者,惊曰:此德清师也!畀至寺,救苏,时六月二十八日也。然口鼻大小便诸孔流血,居数日,迳赴高旻。”

就这样,随着滚滚的江水,虚云师父在水中浮沉了一昼夜,飘到了采石矶附近,被一个打渔的渔民看到了,他把虚云师父救上岸来,发现是一位出家人。就急忙报告给附近的宝积寺,众僧跑来查看,其中有一位曾经在赤山居住过,他惊讶地叫道:“这不是德清法师吗!怎么会落入水中呢?”德清是虚云师父当时的法名,和憨山大师的名字一样,虚云这个名字是后来在终南山闭关以后才取得的。

于是众人七手八脚把虚云抬到了宝积寺抢救,苏醒过来以后,已经是六月二十八日,虚云师父他的口鼻包括大小便诸孔,都还在流血。就这样静养了几天后,虚云怕错过高旻寺的打禅七,竟然不顾自己大难不死后的虚弱病体,将生死置之度外,打起精神,直奔高旻寺而去。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6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