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足山,位于云南大理宾川县,被称为第五大佛山,藏传佛教的信众相信,人的一生里,如能朝圣鸡足山三次,那么他在往生的时候,灵魂就能回归佛国乐土。每一年,从全国各地来鸡足山的信奉藏传佛教的朝圣者们,纷至沓来。他们认为一生当中要转一下梅里雪山,然后再朝拜鸡足山,这是他们最大的心愿。所以,鸡足山在藏传佛教当中,是名副其实的佛教圣地。
山顶天然绝壁形成的石门——华首门据说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迦叶尊者入定的地方。传说唐朝中期,鸡足山有一位名叫小澄的和尚与另外两个僧人同住在华首门旁的一小庵内修行。有一天,小澄和尚进城归来,向同住庵里修行的两位僧人要斋遭拒,小澄和尚转身来到华首门前,轻叩华首门,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隆隆响声,华首门慢慢地打开了。小澄和尚走进华首门,那两位僧人悄然大悟,原来小澄和尚是迦叶尊者的化身,便追呼而去,没想到他俩刚到华首门前,门就关闭了,他俩无法进去。因此追悔不已,悲痛万分。清朝光绪年间,虚云长老三次上鸡足山,重振宗风,鸡足山名扬海内外。
鸡足山相比中国其它四大佛教圣山,它的佛法弘扬和佛教传统文化的建设,都有着自己独树一帜的特点。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大迦叶尊者,一生倡导并身先力行的头陀十二行的法脉家风。迦叶尊者以苦行而闻名,他一辈子都非常严格要求自己,严苛地遵守戒律。正是这一种苦行僧形象的树立,也构成了佛教史上举足轻重的一股清流。每当佛教变得过度城市化,越来越世俗化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出家人站出来说:不,这条道路走错了,当年佛陀教导我们修行之路不是这样的。由此同时,他们心目中就想到当年迦叶尊者的苦行(未完,待续)。
今天,与大家分享《归来》《抚琴》《日落花溪》《鸡足山小居》《浪淘沙令·山居》五首诗,希望大家喜欢。
五绝·归来
拨云惊野鹤,倚树看流泉。
兰桂满庭院,逍遥不羡仙。
五绝·抚琴
清音飘竹院,明月耀星河。
流水青鸾舞,高山白鹤歌。
七绝·日落花溪
竹林深处彩云飞,日落花溪众鸟归。
古寺钟声无觅处,青烟几缕入斜晖。
七律·鸡足山小居
烟霞做伴琴为侣,古寺风清度晚钟。
草径有尘经雨洗,柴门无锁任云封。
卧听飞瀑苍岩落,闲拾春花月影重。
鸡足山中何所得,佛光金顶万株松。
浪淘沙令?山居
翠竹绕柴扉。燕舞莺啼。
深山幽谷采灵芝。田野飘香人欲醉,佳果低垂。
晨露湿青衣。风拂杨枝。
浮云踏遍未曾迷。蝶舞虫鸣春色好,日照花溪。
本人的诗文集《山居诗语》已在京东、淘宝、当当等多个平台上架,感谢大家支持!另,本人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9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