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年第10期
一、问题路径:顾颉刚的《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一书对“封禅”制度的起源进行了论述。他曾敏锐地指出方士、儒生如何构建起皇权与山岳之间的关系。封禅和求仙都与山岳有关,儒生利用“封禅说”建立起皇帝与泰山的关系,证明受命的天子得到他的符应;方士则借助“神仙说”构建帝王与海外三山的联系,以求长生不老[1]。儒生和方士,作为皇帝与山岳之间的沟通者,尽管他们拥有的知识类型[②]有所不同,前者为了“明受命”、后者为的“求不死”,但山岳与皇权之间的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到汉武帝时,天下名山被重新整理排列,“五岳”体系形成。在顾颉刚看来,秦汉时期,为了满足帝王在知识和统治上的需要,儒生方士化,方士相率归于儒生,儒生与方士的结合构成两汉时期独特的知识群体[1]R.4-5,他们拥有一套关于山川的知识和宇宙观。
顾颉刚主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