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哪些好的方法 http://m.39.net/pf/a_7082970.html

《徐霞客游记》是我国地理学史上,乃至世界科学史上的经典著作。徐霞客用生动的文笔,以日记和游记的方式记下旅途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山川之美、地形地貌、风土人情无不包罗其中。它是一本跨越了文学和科学的奇书,它的问世与徐霞客的母亲密不可分。

徐霞客本名弘祖,出生在书香门第,家境殷实。他的父亲不愿为官,喜欢四处游历欣赏风景。在父亲的影响下,徐霞客自小就喜欢记载山川名胜的书,时常在课上把地理志和山海经之类的书放在四书五经下面偷偷阅读。

他对功名看得很淡,十五岁参加童子试,没有考中,一点也不沮丧,反而对朋友说:“大丈夫应当朝游碧海,暮至苍梧,怎么可能一辈子局促在一隅。”所以这次考试就成了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考试,在当时文人都选择“学而优则仕”的大环境下,称得上是一位“奇人”。

千古奇人徐霞客

徐霞客不应科举,摒弃仕途,立志考察名山大川,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但是,父母在,不远游,孝子不登高,不临深。母亲便鼓励他:“好男儿志在四方,怎可像那藩篱中的雉鸡,车辕下的马驹一样。”,让他放心远游,不要牵挂自己,还特意为他缝制了“远游冠”,关照他将旅途中的奇人奇事一一记下,回来后向她讲述。徐霞客遵从母训,按日记游。

遵母日记

万历35年,徐霞客二十一岁,开始了第一次出游,直到他五十四岁去世的前一年,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以大毅力登高山、临绝顶、涉河流、探幽洞,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为了探求山川的奥秘,他登山必达顶峰,探洞务至幽邃,真正做到了穷本溯源。他登黄山时,正值隆冬,山峰又高又陡,山崖有很深的积雪,背阴处还结了冰。他就用手杖在冰上凿洞,一洞一步向上攀登;他在湘江时遇上盗匪,跳入江中,几乎溺死,幸好有路过的船只搭救,才得以脱险,但随身行囊被洗劫一空,身无分文,大家都劝他归乡。他却说:“我随身便带有锸子,什么地方不能埋尸骨。”

最艰难的行程是徐霞客的西南之行。年,他已经接近五十岁,带着一位仆从和一位志同道合的和尚静文开始西行。途中,仆从逃跑了,和尚也受伤死去,留他一人坚持。四年里,徐霞客在云贵、广西和湖南考察石灰岩地区的溶蚀地形,对观察到的各种地貌进行石峰、环洼、石梁等分类。期间也探了不少洞穴,详细记录了它们的方向、高深和宽窄,并对溶洞、钟乳石、石笋的形成原因做了科学的分析,还探讨了岩溶地形的农业利用,这是世界上岩溶地形考察的最早文献。

登顶探幽

他继续深入西南山区,考察出金沙江发源于昆仑南麓,比岷江长了一千多里,纠正了《禹贡》中“岷山导江”的错误认识,弄清楚了长江的真正源头。西南四年为徐霞客三十年的旅行画上了句号。他不仅患上了严重的皮肤病和脚病,在西南受到瘴气侵袭,疾病一天天加剧。年,徐霞客终于再也走不动了,只好住进了云南鸡足山的寺庙。第二年,病情继续恶化,丽江太守派人用轿子送他回乡,辗转一百多天,到家不久便与世长辞了。

徐霞客路线图

徐霞客一生的考察游历,用日记的形式记下,都缘于母亲的嘱咐。这些日记经过后人编辑刊行,就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徐霞客游记》。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书中写道:《徐霞客游记》读来并不像是十七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二十世纪的野外勘测记录。《游记》更被世界学术界列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20部著作之一。

为了纪念徐霞客,《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日5月19日被设立为中国旅游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2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