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廊镇位于大理市东北端,洱海东北岸;是云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苍海风光第一镇",其面积.28平方公里,位居大理市第二大理市是中国最佳魅力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是国家四A级旅游景区"南诏风情岛"所在地。镇域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西跳苍山十九峰,门临洱海万倾碧波,东靠"佛教胜地"鸡足山,南接"蓬莱仙岛"小普陀。
双廊镇位于大理市东北部,洱海东北岸,东靠佛教名山-宾川鸡足山,南接挖色镇,西临洱海,北连上关镇,东北方与鹤庆县黄坪镇接壤。双廊北有萝莳曲,南有莲花曲,前有金梭、玉几二岛环抱于双曲间,因此而得名--双廊。因门迎碧波洱海,远眺苍山十九峰,集苍洱风光之精华,素有"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的美誉。
境内水天一色、群山叠翠与湖光水色交相辉映,金梭织锦、"双岛双曲"与古色淡雅、风情浓郁的白族集镇相环抱,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天然图画,是最适宜人居的小镇,素有"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之盛誉。
历相对大理市各乡镇,双廊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较为缓慢,坝区沿海村落居住密集,人多地少,山区地域广阔,居住分散,道路交通、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滞后,传统农业、畜牧业难以形成产业,人民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单一,收入增长缓慢。新兴的旅游产业虽然依托南诏风情岛有所发展,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观念更新有一定作用,但在招商引资,开发双廊旅游资源优势方面仍存在很大困难,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大理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唐宋时南诏大理国的重要军事要塞和水军基地,是唐天宝战争、清杜文秀起义的古战场,是集佛、道、儒、原始宗教等多元文化共融的人间沃土。
金梭织锦,玉玑红莲、弥勒笑天、石女牧鹅、虎口观潮、青鸡欲跳、正觉钟声、红山圣迹、罗莳戏水、岛依古榕、莲花红遍、巨蟒奔海、龟蛇相峙等十八胜景与古镇蜿蜒、渔家灯火浓缩于苍山洱海画卷之中,古人诗曰"目极湖山千里外,人在水天一色中",不知这里是仙境,还是天上人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