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526/4629688.html

传播澧州文化、传承澧州精神

在我们澧县县城西门外栗河北岸,有一座像土地庙大小的寺庙,有人称它叫做接官亭,也有的人叫它报恩寺。这座小小的寺庙,夹杂在周围民居之间,其貌不扬,很不显眼,当你经过这里时,不注意的话是很容易忽视它的。其实,它既非古时候的接官亭,也不是什么报恩寺,这些名字都是后来人们胡乱取的,根本就荒谬不经。

要说起来,这座寺庙虽小,背景却很不一般,它是一位僧人兼学者的道场,也是历史上一个著名学派在澧州的文化重地。它的历史始于明代,算起来已经接近五百年了,起初,它就是一座庵堂,有个很有诗意的名字,叫做一叶庵。

一叶庵原本小巧精致,环境清幽。清代《直隶澧州志》里专门绘有其图。小小一进院落,四面修竹古树,门前绿水长流。修建它的主人,乃是分封在澧州的华阳庄靖王朱承爝。其人据说喜好神仙,乐于问道,澧州历史上著名的一瓢道人,就和他有密切的交往。庄靖王年袭封,至年逝世,在位十一年,他修建一叶庵,就是为了留下一位远道而来的高僧。

《澧纪·览胜纪一·澧城外诸迹》记载:“城西有一叶庵,华阳庄靖王构,居豁渠道人。”

根据这条资料,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一叶庵是华阳庄靖王专为一位叫豁渠的道人所修建的。这位豁渠道人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竟能让庄靖王如此倾心呢?我们就要从晚明的时代背景说起。当时天下非常热门的学问,不是高居庙堂之上的程朱理学,而是浙江余姚人王阳明的心学。王阳明的心学因为他讲学而得以广泛传播,影响到全国各地的读书人,形成了当时最大的学派。

当时四川内江有一位学子,姓邓名鹤,又名藿初,号太湖。邓氏在当地是大家族,邓鹤生来聪明,但是性情高傲,不肯随从流俗。恰好内江还有一个任朝廷重臣的大学者赵贞吉,他比邓鹤小十来岁。赵贞吉在东面讲阳明心学,邓鹤在西面讲当时科举考试的学业,大概就是八股文一类。因为赵贞吉是一位名士,又有过从政经历,学生非常之多,而邓鹤相比之下不免门庭冷落,场面自然难看。二者起先互不理睬,甚至还传出了相互的嘲讽,有人说太湖饿死了,赵贞吉就回应说:“桂湖街饿死了个邓太湖,好看。”桂湖街就是内江一条街道,可能就是当时邓鹤邓太湖的住处。从这个传说里,可见两人的对立程度应该是很深了。

但是事情往往峰回路转,令人意想不到,这位性情倔强的邓鹤,因为耳朵里经常能听到对面赵贞吉的讲学内容,久而久之,竟然彻底转变了自己的态度。他觉得自己寻求的正是赵贞吉所讲的学问,于是就不计前嫌,甘心拜这位小自己十多岁的老乡为师,跟随他学习。就这样,邓鹤也成了一位阳明心学的弟子,只是这位弟子,比他的老师将来走得更深,走得更远。

邓鹤因为接触阳明心学,对佛教禅宗也有了很大的兴趣,他孜孜专研,陷入到忘我的境地,自然就抛弃了世间的一切责任和义务,引起了大家对他的厌恶。据说他曾经寄居在内江郊外一座荒凉的寺庙里,不时往来城市中,到赵贞吉那里去求学问道。他每次都会经过自家的门口,但却像路人一样,根本不会进去看看自己的家人。有时候他的儿女看见了他,高高兴兴地拉着他的衣角要他进屋,他却拂袖而去。那个时候,他的父亲已经七十多岁了,风烛残年的老人需要人照顾。家里还有长大了的女儿没有出嫁,祖父逝世没有安葬,邓鹤都不管不顾。后来他觉得赵贞吉的学问不能满足他,便开始云游四方,一度到了云南鸡足山,年,他在鸡足山落发出家,法名豁渠。他彻底断绝尘缘,了却俗情,做了一个方外之人。

这位豁渠,行踪无定,过着艰难困苦的游方僧生活,但是依然不泯那一颗到处问道求学的初心。因为是赵贞吉引导他学习的阳明心学,最后竟让他成了如今这种模样,所以赵贞吉觉得很对不起邓氏家族,产生了很深的愧疚之心,对这位豁渠是又憎恨又觉得可怜。

可是豁渠自己的感觉,却完全不是赵贞吉所觉得的“可怜”,他的心思还是在探究学问上,他希望透彻了解阳明心学,和阳明学派的那些传人广泛交往,自己亲自到浙江、江苏去游历,扩大自己的眼界,增长自己的见闻,加深自己的体验。风餐露宿,辗转漂泊的生活,并没有让他沉沦和退却,他依然百折不回,一路前行。

年,豁渠到了岳阳,登临岳阳楼,四月份到达武陵,也就是今天的常德。他曾经在云南的时候,作了一首诗,诗中有一句这样写道:“一筇直渡武陵津,游遍巴山十二春。”从离家云游来到武陵,时间刚好过去了十二年,对这位久在江湖,如飘飘鸥鹭的和尚而言,这似乎是某种宿命。

来到常德,豁渠第一个参见的人是当时阳明心学在楚地的代表人物蒋信,蒋信字卿实,号道林,曾直接跟王阳明学习。他还跟另一个著名的大学者湛若水学习,湛若水对于心学学术研究之深,号称“独冠全楚”。豁渠和蒋道林相见谈论后,评论说“(道)林胸次,与青天白日一般。”但是他并没有完全信服蒋道林,他们的观点应该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蒋道林对于湛若水学问的吸收,在豁渠看来,就是“中毒”,并没有得到彻底明了的学问,还是处在一个不成熟的阶段。我们可以想象到,在这次会谈时,双方的辩论一定是非常激烈。

豁渠一直到年底才来到澧州,作为一个禅宗的僧人,他当然少不了去龙潭寺参拜,这里是崇信禅师的道场,相隔数百年,豁渠一定对这位祖师有所了解。崇信曾经降服过那位从四川过来的周金刚这件事,在澧州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过深深的一抹痕迹。如今,他也是从四川过来,他面对的,将会是什么样的命运呢?

作者/来源:彭山景区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2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