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挂号多少钱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18/9332508.html

我们知道,大迦叶尊者是以苦行第一或者是以头陀第一,而得名。他以12头陀行贯穿始终,以苦修备受师傅佛陀赞赏以及僧团们的敬重。他一生都住阿兰若,也就是茅棚里或是树下冢间。即使入定峭壁石缝中,都是身披粪扫衣,以苦行住持正法。

云南鸡足山相比中国其它4大佛教圣山,它的佛法弘扬和佛教传统文化的建设,都有着自己独树一帜的特点。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大迦叶尊者,一生倡导并身先力行的头陀十二行的法脉家风。

合乎中道,而不走极端的苦行,这也是佛祖赞赏的,而迦叶尊者也是以“行”这种苦行而闻名。他一辈子都非常严格地要求自己,严苛地遵守戒律。所以,在整个佛教史上,尊者为我们奠立的一个正统出家人的榜样。

正是这一种苦行僧形象的树立,也构成了佛教史上举足轻重的一股清流。每当我们佛教变得过度城市化,越来越世俗化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出家人站出来说:不,这条道路走错了,当年佛陀教导我们修行之路不是这样的。由此同时,他们心目中就想到当年迦叶尊者的苦行。

中国佛教从藏传、汉传到南传,在每一个历史传承当中,我们都会看到同样走这条苦行道路的出家人,一代又一代不断持续地涌现,他们每个人心里都发愿,想要振兴佛教的原本精神。这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位带头人,就是近代禅宗泰斗虚云大师。

如今在上鸡足山的路途当中,我们时常会看到五彩的经幡,经幡上藏语经文随风被诵。在藏族信众当中,他们相信人的一生里,如能朝圣鸡足山3次,那么他在往生的时候,灵魂就能回归佛国乐土。

每一年,从全国各地来鸡足山的信奉藏传佛教的朝圣者们,纷至沓来。他们认为一生当中要转一下梅里雪山,然后再朝拜鸡足山,这是他们最大的心愿。藏传佛教发展到现在,从未间断。所以,鸡足山在藏传佛教当中,是名副其实的佛教圣地。

藏传佛教,讲究从青藏高原到丽江至大理,不再南行。

南传小乘佛教,讲究从缅甸、泰国到西双版纳到大理,不再北行。

汉传大乘佛教,讲究从湖北、贵州到大理不再西行。

就这样一教3乘,在鸡足山汇流共生,渊远流长,无不令人惊叹。

鸡足山入山口有一块总牌坊,名为“灵山一会”。阅读关于“灵山一会”的记载,我们不难发觉,有的史料中对“一会”的解读,主要是“巫、释、道”的并存。而另一种说法,所指的是藏传、南传以及汉传3种不同的法脉,在鸡足山交汇共生的轨迹。

不过,千百年来,我们已经很难说得清楚,这里究竟是哪个宗教的“正地”。反而是,在多种宗教之间的伦理精神相辅相成,最终支撑着整个鸡足山,宗教文化的基石。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一位大德高僧,也跟鸡足山结下过不解之缘,那就是原来法号叫做德清的虚云老和尚。他是中国现代佛教史上一个传说中的人物。一般公认,他在佛教诸大修行者当中,大概是最闻名的一位,他以修禅定闻名,以修苦行闻名。

我们在网络上查他照片,看到他留下来的法相,他的面容已修炼到如苍老的一棵老树一般,非常非常的令人震撼。另外,值得说的一点,是他在人世间一共活了岁。很难想象,一个人出生的时候,还是清朝。去世的时候,已经是共和国时代。

清朝光绪年间,虚云不顾家人反对,跑到福建一所寺院出家。接下来,他四处游学求法、云游四海,去过西藏,也去过印度朝圣。后来,回返到云南鸡足山,他觉得这是一个著名的圣地,又是他非常崇敬的迦叶尊者传说中的道场,所以他一定要看一看。

当年虚云第1次来到鸡足山时,看到云南佛教几乎被阿吒力教所取代。阿吒力教,是一种混合多个民间信仰的密宗传承。在虚云看来,阿吒力教的出家人,又结婚、又生孩子、又喝酒、还吃肉等等。这令老和尚非常失望。后来一生之中,他曾经3上鸡足山,希望重振这里的宗风。

年,老和尚时隔13年后,第2次来到这里。这一年,他已经62岁。而鸡足山仍是一片衰败景象,没有一点点改善。就连当年他与同伴搭建的茅棚,也被后人强行拆除。老和尚见状,无奈只能背着行囊匆匆离去,但他匡扶正法的心愿,却更加坚定。

据传,当年整个鸡足山的所有寺院当中,大多数寺院都是以子孙庙形式存在。所谓的子孙庙,就是指师傅传给徒弟,徒弟再传给徒弟。外来出家人不允许停留、不允许挂单、不允许寄住。所以,外来的出家人根本没办法,进入鸡足山挂单修习。

当时老和尚见到此景,就发愿希望能够在鸡足山找到一个寺院的遗址,重新山上建立一个十方丛林。但凡有四众弟子来山,皆以十方丛林的规矩接待,彻底改变多年来,山中寺庵不接僧挂单的局面。不过,老和尚建立十方丛林的想法,也得到了当时朝廷的支持。

年,光绪帝赐封虚云为“佛慈弘法大师”,钦赐虚云《龙藏》、玉印、锡杖、紫衣等,寺庙赐名为“护国祝圣禅寺”。该寺随着老和尚的教导,僧众每天上殿诵经、过堂吃饭、参禅坐香,丛林宗风为之振兴。因此,彻底改变了鸡足山,佛教步入衰败的局面。

当然,老和尚一生3次登鸡足山,等到他最后一次来鸡足山,已经是闻名全国的大德高僧,终于在这里如愿地建立起一座非常庄严的十方丛林道场。那么,从老和尚一生的行迹来看,他这一辈子除了自己在修行上日渐精进之外,基本上一直努力要怎么样重振中国佛教。

当年的中国佛教,寺院也许很宏伟、很壮阔、很漂亮,但是,有人会觉得出家人的生活很腐败、很奢侈。据相关记载,有吸毒、有吸鸦片、有喝酒等等,什么样的人都有。同时,一般社会大众,对于佛教的印象也不是太好,觉得佛教已经变得太世俗化。

因此,我们再回看老和尚走过的修行之路,难道不就是跟随着迦叶尊者,曾经留下来的那一条苦行之路吗?每当人们觉得佛教已经变得太世俗化、太商业化、太城市化的时候,不要忘记,就在山后的丛林当中,总会有这么一条光明之路,带领我们走出黑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1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