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宾川县鸡足山镇沙址村,20多米高的参天古树随处可见,小山村被层层叠叠的绿色所覆盖。近年来,沙址村党总支立足鸡足山旅游资源优势,发挥党建引领服务作用,把旅游文化产品生产销售和农家乐、酒店发展项目作为群众收入的突破口,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带领全村走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现在群众自办的农家乐和果蔬采摘基地因为缺乏管理导致发展混乱,游客体验也跟不上。只有走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道路,规范化运营,才能走出一条新路子来。”沙址村党总支书记杨泽光介绍,为破解沙址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难题,村党总支多次专题研究,及时组建成立了鸡足灵山农家乐专业合作社,并在合作社组建了党支部,极大地提升了全村农家乐的餐饮水平,加快了全村群众的致富步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村党总支在乡村振兴中,鲜明地亮出绿色发展底牌,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林果产业。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冬桃亩、核桃亩、板栗亩、杨梅亩。今年来,积极整合扶贫资金万元,购买香笋竹苗免费发放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香笋竹0亩,力争5年内建成万亩香笋竹连片基地。在特色经济林果发展的基础上,依托果园发展优势,在果园、竹林中大力发展以水果采摘、特色饮食和养生度假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旅游,使农业有机融入旅游产业中,形成了农旅融合产业链。
“将白族文化和全村各项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项目与本村文化的融合力度,全力打造文化乡村、特色乡村。”杨泽光介绍,沙址村立足文化特色及发展实际编写了《鸡足山之旅》《喜欢你的喜欢》等人人能传唱的特色歌曲,通过多种民族文化活动凝聚民心、增强吸引力,为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