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默默的行走在幽深的小巷和深谷的庭院,宛如行走在色彩斑斓的画卷中。而那些消逝的刀光剑影,却映射出无与伦比的安宁。
“最美的女子养在深闺,最美的风景藏在边陲”,曾经有人中这样一句话,把大理的秀美涵盖其中,也把大理的风花雪月刻在人们的心上。“下关风,上关花,下关风吹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自古以来,大理因风花雪月而闻名一世,风花雪月因大理婀娜多姿。所以大理几乎是天下每一个旅人梦想开始的地方。行走于大理的每一条高山小路,或荡舟于每一片清澈的湖面,都仿佛走在斑斓的梦中。
下关的风并不会吹动肌肤,似乎更像情人体贴的爱抚,轻柔地在面颊、在手臂、在耳旁掠过,似吹开了遥远的记忆一样,荡开层层美丽的涟漪。可还来不及回味,就会眩晕在如海的花丛中,鹅黄的、鲜红的大紫的,还有那许多根本无法形容的色彩都扑面而来,似带着剧烈无比的清香,让人软绵绵的昏倒在苍山脚下。还来不及感受苍山的巍峨,来不及伸开手臂摘一朵洁白的雪花,就在洱海里的倒影中迷失了。天空如此湛蓝,青山如此苍翠,就连水波都如此可人,荡漾开的湖水像一只只飘飞的蝴蝶,思绪又飞到古老的蝴蝶泉边寻找曾经的痴情。那棵合欢树依然如此挺拔,娇嫩欲滴,滴出来一段又一段缠绵的故事和醉人的爱情……
大理古城似乎因为段氏的“一阳指”和“六脉神剑”而人尽皆知,在众多人的眼里,这是一个可以追踪的侠义世界,所以,太多的人不远千里万里,非要一睹这个南疆部落的风采,感受武林侠客的高深和度量。大理的段王爷、段誉虽说早已经跟着那个奇幻的世界做作古,却无法掩盖古城昔日的风姿。事实上,大理的确是一座千年古城,并不是金庸老先生的杜撰。汉武帝时期,曾开辟了南方丝绸之路,大理就是这条商道上的重要通商口岸。唐代时期的皮罗阁统一六诸后建立的南昭国、宋代的大理国都曾将大理作为都城,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给大理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大理因此历来就有“文献名邦”的美称。古城里那些青瓦屋檐的民宅,斑驳的鹅卵墙壁,都在诉说着大理的古朴和沧桑。可能因为段氏王朝的子孙都酷爱养花,所以时至今日,走在古城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名贵的大理山茶花,杜鹃花、素馨花从鹅卵石的墙壁上偷偷的溜出来,与苍山洱海争奇斗艳,或许也是为了感受苍山洱海的风情,为刀光剑影的江湖增添一处世外桃源的风流。
所以这里不再有唐朝时“天宝之战”的血雨腥风,而多是南昭风情岛般的优雅和安宁。南来北往的行人在踏上古城的石板路后,似乎也平静得异常。那些平日里的喧嚣和浮躁都在厚厚的历史云层中分解了,那些城市里的匆忙和焦虑都流淌的苍山雪水中融化了。古老的城墙犹在,朱颜未改,是在享受绵延古今的安逸,抬头远望,碧天白云,繁花流水,各有各的悠闲,各有各的慵懒。听着自己的脚步在安静的街道上发出轻微的声响,似乎就听见了历史轻轻的回声,就听见了心里面最原始的呼唤,仿佛一切都回到了最初的模样,似乎耳边只飘过崇圣寺的钟声,荡漾着久远的宁静;似乎眼前只飘过鸡足山的缭绕的佛香,凝漫着久远的祥和……
即使只是大理的一个行色匆匆的过客,在风花雪月的现实和梦幻中,也会诗意地栖居片刻,在这片刻中,去寻找得到脑海中永恒的安宁。大理的每一座城墙,每一个角落,随处可见的游客深深的爱上了这座城,这座城给人的宁静不只是这一刻的,它是永恒的,让我们忘记了时间,而时间却停产了在了这一刻。
叶榆城,又名紫禁城,背靠苍山,面临洱海。踏上叶榆城,远眺着前方,我们会发现整个大理的景色都会阅尽在眼底,而眼底的景色却是那么的不可让人忘却。所以说这座古城会把一个人给留住,留下来,生活在这宁静的古城里,享受着这座古城带给我们的欢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