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有哪些症状 http://pf.39.net/bdfyy/jdsb/160324/4800901.html

本期征文因稿子质量与数量的不足迟迟未能截稿,但最终仍收到20篇,入选16篇发表。

其中王朝阳翡翠《江山雪霁》是第一件进入玉学征文的翡翠作品,大家虽然都很喜欢,但很难下笔。

鉴微的《江山雪霁翠艺明灯》鉴赏诗文,感情真挚,别具一格。曹静思点评道:“文字纵横开阔,与作品精神一脉相承。先赏质色形,寥寥几笔便淋漓尽致;再赏境与情,用对比反衬手法,比“红楼”潇洒,比初唐深远;有类比宋词宋画,既细腻,又雍容,既着意,又自在。”

石青的《江山雪霁朗朗乾坤》赏文有感而有评,将作品的质色形、纹饰、主题,甚至题款、挂孔全部与当下的朗朗乾坤挂起钩来,作品与赏文交相辉映。

邱启敬《文明的形状》是里程碑式的作品,用单纯的活链工艺来表达文明这么高深而宏大的题材,对鉴赏创作而言难度太大,虽然参与写作的很多,角度也很多,形式也多样,但具有批评价值的佳作则不多。

陈美同的《华夏文明一脉相承》采用名词解释的方法,将“一气呵成”“法脉准绳”“环环相扣”“另眼看承”四个成语作标题,整篇用“一脉相承”像活链一样串起来,附和作品的形式,别具匠心。

鉴微的《文明的形状生命的答案》还是以诗的形式来歌咏,八段诗篇,内含“起承转合”,环环相扣,与作品呼应。

曹静思的《天路》以“环-维-链-路”的内容链成,思路广阔而深远,提出人类文明的走向是中国古人“天下为公,是谓大同”的天路。

范同生的《雨禅》也以极简主义的创作方式,只有玉和参禅者两个要素,似乎就是一块料而已。加拿大曹静思的《我将不再独享成道之喜悦》用和田白玉的光气理论诠释大迦叶修练的经历,并写出大迦叶决意在鸡足山入灭时,“鸡足山峰自动裂开,天然形成他的禅座”,正好印证作品在两条自然绺裂中雕琢的尊者,真正感悟到了玉与禅的完美结合。

篆刻师聂金平则借用贯休的《寄山中伉禅师》作为参照,演绎作品加唐诗的交响曲。可喜的是上海海洋大学在校学生孙雨曼创作了《玉禅雨曼》一文参与征文,作文名字融合了她的名字,便有禅意;内容像雨一样多的禅来解读作品,最后禅与玉融为一体,体现了新一代活泼、清新的审美意境。

高人老师《对话》具有传统文人内涵的戈壁料作品,但生活中的诗情画意似乎越来越远离我们这个时代,并正在渐渐消失。

杨鹏《远游》用戈壁料复杂和曲折的成因起兴,描述了无论是艺术家还是平常人心中都有那份“远方”的渴望。她写道:“玉在尘世中远游,被人点化而成永恒;人在生命里远游,在玉中找到了自己而流芳。”玉与人因艺术而融合。

石青《生存对话》用诗的艺术来分析《对话》作品,具有难得的批评意味。王琇的《踏破红尘不忘初心》把诗人的远游与戈壁滩场景合二为一,深谙玉雕鉴赏之味。同时,作品给了她要以“踏破红尘”的精神,排除当下各种干扰和诱惑,去追求初心的深刻感悟。

纵观本次四件套作品,都是艺术成就有加,体现在鉴赏写作的难度就大,但我们必须知难而上,还要避免鉴赏进入工艺学探讨和艺术家中心主义的误区。我们也知道,在玉雕艺术至黑时刻,对“玉艺”的追求,还得不到广大读者的理解和认同。但我们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631.html